【介绍】:杜甫约于广德元年(763)春在成都作。这首诗与《春夜喜雨》、五律《喜雨》不同,不是专以写雨为内容,而是由春旱喜雨,转而反映“巴人困军须”的严重社会问题。揭露了连年战争和统治阶级的残酷榨取,给
栀子花的别称。刘禹锡《和令狐相公咏栀子花》:“蜀国花已尽,越桃今又开。”
【介绍】:吉中孚妻张氏《拜新月》诗句。诗以庭花凋零衬托赏花之人青春不再之哀怨之情。“自”尤见哀怨之深、无可奈何之态。
游览;漫游。齐己《戒小师》:“不肯吟诗不听经,禅宗异岳懒游行。”
【介绍】:韦应物作。冯著与韦应物交善,大历三年至七年(768—772)任广州刺史兼岭南节度使李勉幕府录事,韦有《送冯著受李广州署为录事》诗。而这首诗可能是大历末年韦应物在长安,冯著自广州回,二人相遇时
清李调元编,何光清点校。巴蜀书社1992年4月出版。全书分上、下册,130万字。李调元(1734~1803),字羹堂,又字赞庵、鹤洲,号雨村,又号童山蠢翁,清绵州罗江县(今四川德阳罗江镇)人。他于乾隆
相传大禹治水以疏导为主,凿通阻塞,以通江河。后因以“禹凿”为咏山川治理的典故。李白《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朅来游闽荒,扪涉穷禹凿。”
【介绍】:韦应物作。见《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
周贺撰。全书一卷,收诗70余首,多赠答酬和之作。该书常见版本为《四部丛刊续编》据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藏宋刻本影印,附张元济校勘记一卷。此本尚有明、清刻本、抄本多种。
【介绍】:李白作。一作《自丹阳南奔道中作》。唐肃宗至德二载(757)二月,在江东节度使韦陟、淮西节度使来填、淮南节度使高适等讨伐下,永王李璘的军队在镇江溃散,李白从镇江仓皇南逃途中而作此诗。首四句自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