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诗词百科>锄草怨

锄草怨

【介绍】:

司马扎作。这首五言古诗叙写农民劳作之苦,乡吏催赋之急,在家赋税重,又恋乡不忍逃,进退维谷,难以度日。诗的社会现实性极强。

猜你喜欢

  • 崔护

    【介绍】:字殷功,郡望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西北)。贞元十二年(796)进士。历官户部郎中、京兆尹、御史大夫、岭南节度使。封武城县子。《题都城南庄》为其名作。《全唐诗》存诗6首,其中《郡斋三月下旬作》

  • 怨不留

    晋代邓攸为吴郡太守,在郡刑政清明,百姓感戴,后以疾去职,百姓挽留,船不得行,乃于半夜偷偷而去。吴人歌曰:“紞如打五鼓,鸡鸣天欲曙。邓侯拖不留,谢令推不去。”事见《晋书·邓攸传》。后因以“怨不留”谓州郡

  • 荆浩

    【介绍】:字浩然,五代时后梁沁水(今属山西)人。在太行山洪谷隐居,自号“洪谷子”。博通经史,善诗文,工于丹青,尤擅长画山水。尝自撰《画山水诀》一卷。其山水画为一时之冠。其弟子关仝,亦擅山水,后世论画者

  • 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

    【介绍】:白居易《新乐府·井底引银瓶》最后二句。寄言,捎话,劝告。痴小,年幼无知。二句谓劝告年幼无知的普通人家女孩儿,千万不要轻易将身许人。表现了诗人对女子的同情和关心。

  • 粥粥

    象声词。韩愈《雉朝飞操》:“随飞随啄,群雌粥粥。”

  • 杜工部诗通

    明张綖撰。凡十六卷。此书以范梈《批选杜诗》为底本,不分体,以时间先后为次,逐诗编年,对宋人梁权道、蔡梦弼、黄鹤及明初单复诸谱编年之误者,多有所辨证。每篇诗题之后作简要题解,或解释题意,或略述时事,以明

  • 未应

    ①不;不算。李白《梁园吟》:“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②不曾。李白《关山月》:“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 性空

    【介绍】:吉州孝义寺僧,嗣丹霞和尚。《五灯会元》卷五录诗偈1首,《全唐诗补编·续拾》据之收入。按,中唐亦有一性空,嗣百丈怀海,后住潭州石霜山,尚未见其诗偈。

  • 龟蒙

    龟山和蒙山的并称。均在山东省境内。二山连续,长约八十余里,其西北一段名龟山,东南名蒙山。杜甫《又上后园山脚》:“龟蒙不复见,况乃怀旧乡。”

  • 济济多士

    称颂群臣之辞。语出《诗·大雅·文王》:“济济多士,文王以宁。”杜甫《寄薛三郎中》:“凤池日澄碧,济济多士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