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李福业作。福业为武则天时人,曾参与桓彦范诛张易之、昌宗兄弟之谋,事败流番禺,属岭南道。一说李德裕作,疑非。此诗最早见于《文苑英华》卷一五八,作福业诗当从。诗写春来冬去,斗转星移,辞旧迎新之际
润滑车轴。谓作出行的准备。语出《诗·邶风·泉水》:“载脂载牵,还车言迈。”韩愈《天星送杨凝郎中贺正》:“天星牢落鸡喔咿,仆夫起餐车载脂。”
【介绍】:王昌龄作。巴陵,即今湖南岳阳。李十二,即李白,时方漫游湖南。开元二十七年(739)王昌龄自岭南贬所遇赦北归,秋至巴陵,邂逅李白,旋分手,因写此诗以送别。通篇写景,无一字写离愁,但离愁却深蕴其
即周武王。孟郊《感怀》之四:“姜牙佐周武,世业永巍巍。”
【介绍】:王梵志作。此诗于企求返本归真的同时,寄寓愤世之情。“无衣使我寒,无食使我饥”,语虽直露,但却具有一定的批判力度。这与纯然以宣扬佛理为宗旨的作品自不可同日而语。
【介绍】:韩偓作。见《夜深》。
《孔丛子·居卫》:“昔尧身修十尺,眉分八采。”八采即八彩。后因以“八彩眉”指帝王眉毛或容颜,亦代指帝王。贯休《古镜词上刘侍郎》:“若非八彩眉,不可辄照临。”
【生卒】:?—788【介绍】:赵州平棘(今河北赵县)人。大历二年(767)进士,历吏部郎中、中书舍人、户部侍郎、鄂岳观察使等。《全唐诗》存诗1首。
又称“三平切脚”、“下三连”。指诗句末尾三字都是平声。三平调是古体诗三字尾的主要形式之一,在古诗中应用最广,有的甚至全篇用三平调,如元稹《周先生》。三平调是古体诗的句式,近体诗中是不允许的,如有,则上
【介绍】:李贺作。这是元和三年(808)李贺到洛阳应河南府乡试时所写组诗。每月一首,外加闰月一首,共十三首。这种应试之作,一般只求切合题意,并不一定有什么新意,但李贺此组诗在命题、立意、用字、造句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