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五代诗人。庠,一作详。又名博雅,系避后蜀孟知祥讳改。许州(治今河南许昌)人。生卒年不详。光启中,为龙州司仓参军。后投靠王建,为其取两川出谋划策。授西川观察判官。昭宗、哀帝时,为渝州刺史。诏加
曾兆惠译析。花城出版社1989年4月出版。12万字。本书选录唐诗22家75首,每首诗除配有今译外,着重作了赏析。各篇赏析文字之首,有诗家生平及诗风简介。
【介绍】:见王铎。
【生卒】:835—899【介绍】:唐代高僧。俗姓谈,一作淡。凤翔麟游(今属陕西)人。少随兄出家于岐阳怀恩寺。后问道于翠微无学、临济义玄。至澧阳礼夹山善会,为其弟子。又开乐普山,世称乐普和尚。终于澧州苏
商,指商纣王。语出《诗·鲁颂·閟宫》:“后稷之孙,实维大王。居岐之阳,实始剪商。”后用以指推翻暴君,改朝换代。张九龄《奉和圣制幸晋阳宫》:“缅惟剪商后,岂独微禹叹。”
【介绍】:刘眘虚作。殷璠《河岳英灵集》评眘虚诗时全文引录此诗,但未录诗题,后人遂以“阙题”命之。阙,同“缺”。诗系五律拗体,写春日入山缘溪寻幽探胜之雅人深致,明白如话,情韵盎然,于清微淡远之中,饶有幽
【介绍】:王建作。见《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介绍】:一作俞坦之。睦州(今浙江建德)人。咸通时寓居长安,累应进士试不第。后还家,落魄终生。有诗名于当世,与郑谷、张乔、许棠等合称“咸通十哲”。与曹松、方干等酬唱颇多。多纪游题咏、赠别之诗。《全唐诗
即大慈恩寺。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和平门外。寺始建于隋代,原名无漏寺。贞观时唐高宗李治为太子时,为追念其母文德皇后,改建为大慈恩寺。寺内壁画为当时著名画家阎立本、吴道子所画。寺庙建成后,玄奘即由弘福寺迁来,
【介绍】:唐末人。家居长沙(今属湖南),才华横溢,文思敏捷,为湖南观察使崔某表荐应万言科试,然被宰相路岩所遏,奏废万言科。后在长沙放旷于杯酒。与李群玉有交往。《全唐诗》存诗2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