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诗词百科>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

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

王昆吾著。中华书局1996年11月出版。该书以47万字篇幅,联系汉以来中西文化交流的史实,系统论述了中古音乐文化的发展;通过分析不同音乐体裁和相关文学样式的关系,说明了唐代文学新品种、新样式、新风格的来源。主要章节有:《隋唐燕乐》,关于胡乐入华的途径及其被融合的进程;《曲子》、《大曲》、《著辞》、《琴歌》、《谣歌》、《讲唱》,关于不同艺术形式的文化渊源及其文本表现;《隋代杂言歌辞概述》,关于燕乐歌辞的产生过程。其主要价值是:一、提供了关于隋唐五代音乐文学现象的体系性的说明;二、在此基础上,较好地解决了词的起源、《胡笳十八拍》的产生时代、相和歌与清商曲的关系等问题。书后附录:敦煌舞谱校释、征引书目、术语索引、曲调名索引。

猜你喜欢

  • 请问

    犹试问。杜甫《渔阳》:“系书请问燕耆旧,今日何须十万兵。”

  • 花低惊艳重,竹净觉声真

    【介绍】:姚合《和座主相公雨中作》诗句。两句描写雨中花、竹给诗人的感觉。雨打花低,娇花不胜,让人惊讶其艳之重;雨涤竹净,洗去杂尘,让人感觉其声更真。诗句联想奇特,属对精工。

  • 仲宣诗

    王粲的诗。亦代指优美的诗歌。高适《送浑将军出塞》:“远别无轻绕朝策,平戎早寄仲宣诗。”参见“仲宣”。

  • 异类对

    指格律诗一联上下句中处于对仗地位的词语词性虽然相同,但不是属于同一事物类别的词。如“花”对“鸟”、“白云”对“紫微”等。参见“八对”、“二十九对”。

  • 猗顿

    战国时的大富商名。猗顿本为鲁国贫士,闻陶朱公富,往求其术,陶朱公教以畜养牛羊,猗顿听其言,十年之间果富敌王侯,驰名天下。见《孔丛子·陈士义》。后以“猗顿”泛指大富之家。章孝标《上浙东元相》:“黎庶已同

  • 宋自然

    【生卒】:?—930【介绍】:遂州(今四川遂宁)人。贫而行乞,战乱中被困遂州城中饿死,为相识者掩埋,后有人于潞州又见。发冢,尸首不存,唯有纸录遗诗1首。此诗收入《全唐诗补编·续补遗》。

  • 钱弘偁

    【介绍】:见钱弘儇。

  • 李汶儒

    【介绍】:大和五年(831)进士,大中间为礼部员外郎、礼部郎中、中书舍人,并充翰林学士。杜牧曾称其才行。与绵州刺史于兴宗交善,有唱和往来。《全唐诗》仅存诗1首。

  • 徐希仁

    【介绍】:郡望东海(今江苏连云港)。大和初任岳州刺史。与卢仝、张祜有诗唱和。《全唐诗》存诗1首。

  • 徐知诰

    【介绍】:见李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