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夏朝

夏朝

朝代名。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后氏部落首领禹的儿子启建立。据《史记·夏本纪》言,禹去世前,仍按旧的禅让制以天下授益,但由于益的威望不高,各地诸侯仍属意于夏后氏家族,在禹去世以后,都背益朝启。启继位,开始了我国历史上“家天下”的局面,也标志着我国氏族制度的破坏和国家制度的确立。夏王朝建立的时间约当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始都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共传十三代,十六王。曾迁都斟(今登封西北)、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传至桀,为商汤所灭,时当公元前十六世纪左右。有关夏朝的历史,仅见于古代文献记载,至今尚未被考古发掘材料所证实,因而仍然属于传说性质。近年考古工作中发现的分布于豫西晋南的二里头文化,学术界普遍认为有可能包含夏文化。目前,对二里头文化、的研究正在深入进行中。

猜你喜欢

  • 站赤

    元代驿传名称,为蒙古语音译,意为司驿者,指站官、站户,亦泛指驿传。又作“站驿”、“驿站”。成吉思汗时即开始设置驿站。窝阔台即位后,开始建立广大的驿站系统。元朝建立后,驿站遍及全国。以大都(今北京)为中

  • 契丹大字

    契丹族本无文字,惟刻木为信。阿保机称帝建国后,于神册五年(公元920年)正月命耶律突吕不等人,以汉字隶书之半增损之,拼读契丹语,创制多音符方块文字数千,于当年九月颁行。与汉字并用。后世称之为契丹大字。

  • 叔孙通定朝仪

    叔孙通原为秦待诏博士,后降刘邦。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西汉王朝。随刘邦打天下的大臣,原来多是贩夫走卒,不知朝廷礼仪。他们饮酒争功,拔剑击柱,刘邦深以为患。叔孙通上奏刘邦,表示愿与儒生共同制定朝仪,

  • 三司

    或为官称,或为官署名,历代不同。①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司;②唐代重要刑狱由刑部、御史台、大理寺官会审,称为三司;③唐末、五代、北宋最高财政机构。合盐铁、户部、度支为一,统筹总掌全国财政。号为三司

  • 迁都洛阳

    北魏建国初,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平城地处塞北,土地贫瘠,气候寒冷,农业经常欠收;加之交通不便,运输困难,粮食供应常感不足。平城距柔然较近,受其威胁较大,而对于经略黄淮地区,又显得悬远。平城是鲜

  • 庚戌之变

    明世宗时鞑靼军进攻北京的事件。明景帝时,蒙古族瓦剌部衰落,鞑靼部兴起。孝宗时,鞑靼部达延汗(亦称小王子)统一大漠南北。并进行了分封,其中以据有河套地区的俺答势力最大。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俺

  • 江北大营

    1853年3月(咸丰三年二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分兵渡江占领重镇扬州。清钦差大臣琦善率直隶、陕西、黑龙江马步各军进至扬州城下扎营,是为江北大营。扎营之初,兵员万人左右。帮办江北军务雷以諴为解决军需困难,

  • 东台

    官署名。即门下省。唐高宗龙朔二年(公元662年)改称东台,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复旧称。参见“门下省”。

  • 雍正夺位

    康熙末年诸王贵族间围绕皇位继承权而展开的角斗。康熙共有三十五子,除立次子胤祁为皇太子外,有一部分人封为亲王。他们多勾结旗下,树立朋党,互相残害。皇四子允胤禛,暗杀了清圣祖,篡夺了皇位,是为雍正皇帝。为

  • 博浪锥秦

    张良使刺客在博浪沙行刺秦始皇的事件。张良原是韩国贵族,其父、祖五世相韩。秦灭韩,张良以其全部家产求刺客,为韩报仇。秦始皇于二十九年(公元前218年)出游,行至阳武博浪沙(今河南原阳),张良使勇士携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