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怯薛

怯薛

蒙古与元朝的宿卫亲军。“怯薛”一词,系蒙古语,意为轮班警卫。成吉思汗建蒙古国后,组建了一支一万人的怯薛军,其成员多为万户、千户、百户、十户的子弟及其随从。这是成吉思汗直接指挥的最精锐的部队。平时,怯薛分四班入值宿卫,每班三昼夜,由怯薛长统领,护卫大汗,同时兼做大汗斡耳朵(意为殿帐)的冠服、弓矢、饮食、文史、车马、庐帐、府库、医药、卜祝等杂事。蒙古国时期,怯薛既是大汗亲军,又是国家的中枢行政机构。怯薛长参与军政事务的管理,是大汗的亲信助手。入元之后,怯薛虽不再是中枢机构,但其成员仍分番侍卫,兼宫廷杂役,在政治上、经济上享有种种特殊待遇。他们是中央和地方高级军政官员的主要来源。

猜你喜欢

  • 籍田礼

    古代帝王于春耕前举行的亲耕农田的典礼。《诗经·周颂·载芟》: “噫嘻成王,既昭假尔,率是农夫,播厥百谷。”《诗序》说: “《载芟》,春籍田而祈社稷也。”可知籍田礼是为奉祀宗庙,祈求社稷,劝农耕作而举行

  • 牧野之战

    周武王克商的战役。参见“武王克商”。

  • 转运司

    官署名。唐代始置水陆发运使,管理洛阳、长安(今陕西西安)间粮米转运事务。后设江淮转运使,掌东南诸道粮米、盐、铁、钱币转运事宜。后又有诸道转运使,总掌全国粮米财货转运及出纳,往往由宰相或盐铁使等官兼领,

  • 江北大营

    1853年3月(咸丰三年二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分兵渡江占领重镇扬州。清钦差大臣琦善率直隶、陕西、黑龙江马步各军进至扬州城下扎营,是为江北大营。扎营之初,兵员万人左右。帮办江北军务雷以諴为解决军需困难,

  • 吴起变法

    战国时,吴起任楚悼王令尹时所进行的政治改革。这次变法强调明法审令。针对当时楚国大臣权势威重、封君太多的弊端,裁减百官俸禄,减少不急需的闲冗官员; “废公族疏远者”,使封君的子孙三世而收其爵位俸禄,并强

  • 粤汉川汉铁路借款合同

    全称为《湖北湖南两省境内粤汉铁路、湖北省境内川汉铁路借款合同》,简称《湖广铁路借款合同》。1911年5月(宣统三年四月)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政策不久,邮传部大臣盛宣怀便与英、美、法、德四国银行团在北

  • 辛亥革命

    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推翻清王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的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这次革命以1911年10月10日(宣统三年八月十九日)发动武昌起义为标志,是年为农历辛亥年,故称辛亥革命。1894

  • 齐万年反晋

    西晋时关中氐族人民的反晋斗争。郝散、郝度元兄弟的反晋斗争,给秦(今甘肃天水)、雍(今陕西西安西北)二州的氐、羌族人民极大鼓舞。元康六年(公元296年),氐族豪帅齐万年,在泾阳(治今甘肃平凉西北)率众起

  • 输籍法

    即输籍定样。隋朝确定户等及纳税数额的方法。隋文帝为搜括户口,采纳宰相高颖建议,行输籍之法,即由中央确定依据资财划分户等的标准,从轻定额,写成“定簿”,称为“输籍定样”,颁发到各州县。每年正月五日,由县

  • 林维喜事件

    1839年7月7日(道光十九年五月廿七日),一批英国水手在九龙尖沙嘴行凶,殴打当地中国居民,打伤妇女儿童多人,农民林维喜伤重身亡。清朝钦差大臣林则徐严令英国代表查理·义律交出凶手抵罪。义律拒交凶手,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