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景教

景教

唐代传入中国的基督教聂斯脱利派。太宗贞观九年(公元635年)由叙利亚人阿罗本等教士经波斯来中国传教,公元638年建波斯寺,后称大秦寺,时有教士二十一人,后向全国发展。武宗灭佛时,该教亦遭波及,教士二千人被逐,一时绝迹于中原。唯在契丹、蒙古等地流行。元代蒙古入主中原,景教又随之而来。与当时传来的天主教被统称为也里可温教。

猜你喜欢

  • 诬告法

    明代关于诬告者反坐的法律。明太祖朱元璋认为: “奸徒不抵,善人被诬者多矣”,于是规定“自今告谋反不实者,抵罪”。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 专定《诬告法》,其中规定:诬告三、四人者杖一百、徒三年。诬

  • 五斗米道

    早期道教中的一派。又称米道、鬼道、天师道。东汉顺帝时,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人张陵在四川鹤鸣山(一作鹄鸣山,今四川大邑境内)创立。因入道者须出五斗米,故名五斗米道、又因道徒尊张陵为天师(一说张陵自称天师

  • 启征有扈

    禹死后, 子启继位,破坏了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领袖的“禅让”制度。维护旧传统的同姓诸侯有扈氏(在今陕西户县,一说扈即顾,在今河南原武县西北)不服,因而受到启的征伐。双方大战于甘(今陕西户县西南,一说在今河

  • 奴儿干都司

    明代在东北设置的地方军政机构。明朝政府为了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理,太祖时设辽东都司。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在元朝奴儿干东征元帅府的旧址,即黑龙江口附近的特林地方,建立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简称奴儿干都

  • 平定刘稹

    唐武宗会昌三年(公元843年)昭义(治今山西长治)节度使刘从谏死,其侄刘稹继之。刘稹秘不发丧, 自请为节度使,统领军事,多数朝臣主张姑息迁就,李德裕独排众议,坚持收复昭义镇。武宗采纳李德裕建议,决心讨

  • 汉平闽越

    战国时,楚灭越,越人分散,其进入今福建境内的一支,与原七闽土著相结合,形成闽越。秦击败闽越人、设闽中郡。秦末农民战争中,闽越首领无诸等参加反秦战争,后又佐汉灭楚。汉高祖刘邦封无诸为闽越王,都东冶(今福

  • 范缜论神灭

    范缜为齐梁之际人,出身寒门,博通经术,尤精《三礼》。南齐永明年间,为宰相肖子良宾客。肖子良笃信佛教,招揽宾客,于西邸大讲佛经。范缜对佛教深恶痛绝,与肖子良进行激烈争论,驳得肖子良哑口无言。范缜写了《神

  • 燕然都护府

    唐在北部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一个政权机构。唐朝北部地区,居住着突厥、铁勒等少数民族。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唐军大破突厥, 东突厥灭亡。其后,铁勒部的薛延陀成为漠北强部。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薛

  • 贰师西征大宛

    汉代西域国家大宛(今苏联费尔干纳盆地)以农牧业为主,尤以产汗血马著名。为打破匈奴对西域的控制,增强汉在西域的威望,并获得其良马,汉武帝派使者持重礼求大宛贰师城(今苏联吉尔吉斯西南部马尔哈特)善马,大宛

  • 晋国

    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姬姓。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成王灭唐后,封同母弟叔虞于唐国故地(今山西翼城西),建立晋国。同时分给他“怀姓九宗”和“职官五正”。怀姓即媿姓,是世居今山西南部的狄族姓氏。晋国以狄族为统治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