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滦州起义

滦州起义

武昌起义爆发后,驻滦州新军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和混成协协统蓝天蔚于1911年10月29日(宣统三年九月八日)联名通电,要求清廷立宪。清政府急派驻保定第六镇统制吴禄贞往滦州“宣慰”。吴禄贞本是革命党人,又与张绍曾为日本士官学校同学,乘机与张密谋武力推翻清廷。是时山西宣布独立,清政府派第六镇由石家庄进攻山西,吴禄贞又赶赴石家庄,亲至娘子关会晤山西革命军筹组燕晋联军,准备与张绍曾部协同行动直捣北京;同时截留北洋军运往湖北前线的军火、电奏清廷要求汉口停战。清政府恐生激变,传旨嘉奖吴禄贞,并任命吴禄贞为署理山西巡抚以资安抚。袁世凯就任清内阁总理大臣后,为稳定后方,11月7日(九月十七日)派人在石家庄刺杀了吴禄贞,清政府还将张绍曾调职,北方新军起义计划被破坏。清政府为防范新军再生变端,又将第二十镇分别调驻奉天、锦州、葫芦岛等地,滦州仅留第七十九标所属三营。这时直隶的革命党人正不断发动起义,以配合南方的革命斗争。在北方革命协会白毓昆、孙谏声等人的策动下,1912年1月2日(宣统三年十一月十四日)驻滦州第七十九标官兵宣布起义,组成北方革命军政府,推第二营管带王金铭为都督,第三营管带张建功为副都督,第一营管带施从云为总司令,白毓昆为参谋长。次日在滦州誓师起兵,乘车直趋天津。滦州新军起义,京、津震动,袁世凯急调曹锟的第三镇和驻开平的通永镇总兵王怀庆所部配合堵截镇压。起义军乘车行至雷庄,铁路被破坏,与清军发生激战。经一昼夜英勇苦战,终因众寡悬殊而失败,王金铭、施从云、白毓昆等均死难,起义夭折。

猜你喜欢

  • 后燕

    十六国之一。鲜卑贵族慕容垂建立。淝水战后不久,慕容垂即与苻氏前秦政权决裂。燕元元年(公元384年),慕容垂于荥阳(今属河南)自称大将军、大都督、燕王。随即引兵二十万,东下进攻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前秦

  • 晋国

    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姬姓。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成王灭唐后,封同母弟叔虞于唐国故地(今山西翼城西),建立晋国。同时分给他“怀姓九宗”和“职官五正”。怀姓即媿姓,是世居今山西南部的狄族姓氏。晋国以狄族为统治对象

  • 七雄并立

    从周元王元年(公元前475年)至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各诸侯国连年战争,史称“战国”。其中齐、秦、楚、燕、赵、韩、魏七国强大, 又称“七雄并立”。齐国在东方,都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旧临淄)

  • 间岛协约

    见“图们江中韩界务条款”。

  • 中俄瑷珲条约

    即中俄《瑷珲和约》, 1858年 (咸丰八年),沙俄凭借武力强迫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的一个不平等条约。沙俄一直觊觎着中国东北的大片领土。1858年5月(咸丰八年四月),俄国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趁英法

  • 天京保卫战

    1862-1864年(同治元至三年),太平军为保卫首都天京而进行的悲壮战斗。1862年5月(同治元年五月),清江苏布政使曾国荃所部湘军陆师、兵部侍郎彭玉麟所部水师,分两路进逼天京,陆师驻雨花台,水师泊

  • 通判制

    宋代为加强对地方控制,乾德元年(公元963年)始于各州府置通判。一般大州二员,小州一员,不及万户者不置。其地位略次于州府长官,但州府文书须有通判连署,方为有效。并握有监察州府官员之权,号称监州、倅贰。

  • 粤汉铁路借款合同

    1898年4月14日(光绪二十四年三月二十四日),清政府驻美公使伍廷芳与美国龚断资本集团美华合兴公司签订《粤汉铁路借款合同》十五款。1900年7月13日(光绪二十六年六月十七日),双方又在华盛顿签订《

  • 济州河

    河名。元代大运河的一部分。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开始由阿八赤主持开凿,至元十八年至二十年又由奥鲁赤主持在原来的基础上重新浚修。该河从济州(今山东济宁)向西北至须城安山(今山东东平西南),全长一百

  • 大小和卓木叛乱

    大和卓木布那敦和小和卓木霍集占在新疆的叛乱活动。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被清军击败后,南疆维族的宗教首领玛罕木特管理着南疆。不久,策妄阿拉布坦势力强大起来,再度征服南疆,玛罕木特被俘,拘禁于伊犁,他的儿子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