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事件>石渠阁会议

石渠阁会议

汉宣帝时,会集群儒讨论五经异同并立博士的会议。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为统一五经文字及对经义的解释,汉宣帝下诏博征群儒,会聚京师。儒学经师刘向、韦玄成、薛广德、施雠、梁丘临、林尊、周堪、张山拊、闻人通、戴德、戴圣、欧阳地余等应诏而至。他们集会于石渠阁(汉未央宫中的藏书阁),讨论五经异同。由太子太傅萧望之平奏其议,汉宣帝亲称制临决,考定五经。并决定立梁丘《易》、大小夏侯《尚书》、谷梁《春秋》博士。此次会议后,五经学者队伍壮大,弟子增多,尤其是《谷梁春秋》之学大盛于时。

猜你喜欢

  • 陈州之役

    唐末黄巢起义军撤离长安后与唐军进行的一次决定性战役。中和三年 (公元883年)五月,黄巢率十五万大军由长安撤至河南。前军大将孟楷一举攻克蔡州(今河南汝南),降其节度使秦宗权,遂连兵攻打陈州 (今河南淮

  • 台湾民主国

    反割台斗争中台湾成立的临时政权。1895年5月20日(光绪二十一年四月二十六日)清廷电令台省官员内渡。日本侵台军队大兵压境。台湾官绅民众多次向清政府电争拒割不成,遂决定在“朝廷弃地” “暂行自主”,抗

  • 南枢密院

    辽北面朝官机构之一。以其牙署在大内帐殿之南,亦名南衙、南院。总掌文臣铨选、部族与丁赋之政。置南院枢密使、知南院枢密使事、南院枢密副使,知南院枢密副使事、同知南院枢密使事、签书南枢密院事等官。多以非宗室

  • 常捷军

    清政府勾结法国侵略者组成的反动武装。1862年7月(同治元年六月),浙江巡抚左宗棠,与驻宁波的法国舰队司令勒伯勒东等相勾结,仿照华尔洋枪队,招募中国士兵约千人,在宁波组成中法混合军,名常捷军。因头裹花

  • 大理

    五代、宋时我国西南地区以白族为主体建立的政权。九世纪末,南诏改称大礼。经统治阶级内部长期斗争,于后晋天福二年(公元937年),白蛮大姓段思平灭大义宁,次年建大理国,年号文德。辖地以洱海为中心,包括今云

  • 隋灭后梁

    后梁是南北朝时期肖氏建立的政权,都江陵(今湖北江陵),据有江陵附近数县,为西魏、北周附庸。其国虽弱小,但控长江中游,战略位置十分重要。隋朝建立后,杨坚励精图治,力图统一全国。开皇七年(公元587年)八

  • 牙山海战

    亦称丰岛海战。日本偷袭中国海军发动甲午战争的第一仗。1894年7月(光绪二十年六月)清朝政府派卫汝贵、马玉昆、左宝贵、丰陞阿等部清军开赴朝鲜,并租用英国商船“高升”号运天津练军二千余人,在北洋海军“济

  • 清末留学热潮

    清政府派遣留学生出国始于洋务运动。二十世纪初,清政府开始推行“新政”,派出的留学生逐渐增多。由于民族危机的严重和清政府日益腐败的刺激,大批爱国的青年知识分子为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纷纷自费出国留学。日本学

  • 梓州战役

    淳化五年(公元994年)正月,李顺率农民军攻占成都府(今四川成都)。宋军残部逃往成都东北之梓州(今四川三台)。知州张雍率三千士卒,在城中治器械,积军储,以为固守待援之计。李顺派大将相里贵率二十万大军进

  • 毅军

    清末宋庆所部清军。1862年(同治元年)安徽巡抚唐训方裁临淮军,以三营归记名总兵宋庆统带,宋庆勇号为毅勇巴图鲁,故称毅军。毅军先后在皖、豫两省镇压捻军。1866年(同治五年)河南巡抚李鹤年增练两军各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