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事件>西姆拉会议

西姆拉会议

英国对西藏一直抱有野心。辛亥革命时期,英国支持西藏的叛国集团发动武装叛乱,以期实现其侵占西藏的阴谋。1912年英国武装护送叛逃的达赖回藏,于1913年1月在拉萨宣布“独立”。北京政府严正声明西藏是“我中华民国领土”,并派四川都督尹昌衡率兵进藏平叛。英国公然出面干涉,以不承认中华民国相要挟,并以“护商”为借口,派军队进入拉萨。袁世凯政府屈从英国压力,下令川军停止进藏,允许和英国商谈西藏问题。1913年10月至1914年7月中英藏会议在印度的西姆拉举行。会议期间,英国代表多次胁迫中国中央政府代表接受西藏“独立”和囊括我国西藏、西康、青海广大地区的所谓划分“内外藏”的要求,遭到严词拒绝。同时,英国代表还在会外背着中国中央政府代表,勾结西藏地方“代表”私行签订《西姆拉条约》,中国中央政府代表拒绝在这个非法的条约上签字,并正式声明,凡英国同西藏地方当局本日或他日签订的条约或类似文件,中国政府一概不予承认。会议宣告破裂。这次会议没有涉及中国和印度的边界问题,但会议期间,英国代表亨利·麦克马洪却背着中国代表同西藏地方“代表”在会外用秘密换文的形式,炮制了一条划定中印东段边界的“麦克马洪线”,将九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归英属印度。当时的中国政府和西藏地方当局拒绝承认这条非法的边界线,以后历届中国政府也从未承认过。

猜你喜欢

  • 二程理学

    北宋程颢、程颐兄弟所倡导学说之统称。宋代思想家多以理(或“天理”)、气来论证精神与物质的关系。二程皆曾从学于宋代理学创始人周敦颐。颢以“天理”为其哲学的最高范畴、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之根本,于伦理上则体现

  • 咨议局

    清政府“预备立宪”期间在各省设立的地方咨询机构。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清政府下诏“预备立宪”, 次年10月 (九月)谕令各省督抚在省会筹设咨议局,作为地方的咨议机关, “并为资政院储才之阶”。19

  • 省耗

    五代时后汉苛损杂税之一。后汉三司使王章理财,惟事盘剥。原来秋夏苗租,民税一斛,加输二升,称为“雀鼠耗”。乾祐年间(公元948年—950年),王章又恢复了为后唐明宗废止的“省耗” (每斗一升),规定输一

  • 更戍法

    宋代兵制。又称出戍法。宋初采纳谋臣赵普之议,令禁军部分驻守京师,部分戍守外郡。戍守边地重镇的称驻泊或屯泊,戍守内郡重地的称屯驻。另有移驻就粮或守护漕路要津者,称“就粮军”。戍守外郡者定期轮换, 以使士

  • 东林党

    明代后期的一个政治派别。神宗后期,政治腐败,朝中党派林立,互相纷争。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吏部郎中顾宪成被革职回无锡原籍,和高攀龙、钱一本、薛敷教、史孟麟、于孔兼等讲学于东林书院。一批抱道忤

  • 中俄北京条约

    即《中俄续增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末期沙俄利用英法联军攻占北京之机,借口“调停有功”,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860年11月14日(咸丰十年十月二日)恭亲王奕诉代表清政府与俄国驻华公使伊格那纳切

  • 禹会塗山

    传说禹为了进一步加强自己部落联盟首领的地位,在塗山(今安徽蚌埠市西淮河东岸)召集的夏、夷各部落首领的大会。据《左传》记载,参加大会的部落首领有上万人,并且在会上都以玉帛向禹朝贡,行臣服礼节。这次大会被

  • 洪宪帝制

    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但革命果实却被中外反动势力的代表袁世凯所篡夺。野心家袁世凯并不满足于民国总统的地位,妄图君临天下,开创“袁家王朝”,在中国复辟帝制。袁登上总统宝座后,打击革命势力,建

  • 后赵

    十六国之一。羯族石勒建立。前赵政权内乱之时,石勒占据冀州(今河北高邑西南)之地。光初二年(公元319年),石勒自称赵王,后又改称皇帝。定都襄国(今河北邢台),史称后赵。石勒死后侄石虎继帝位,迁都于邺(

  • 汪直专权

    宪宗时宦官汪直专权,又提督西厂事。威势倾天下,罗织数起大狱,使官吏无辜受屈者甚多,甚至连“民间斗詈鸡狗琐事,辄置重法”,以致天下之人只知有西厂而不知有朝廷,只知有汪太监而不知有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