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事件>贾鲁治河

贾鲁治河

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贾鲁对黄河的治理。贾鲁字友恒,河东高平(今属山西)人,历任监察御史、工部郎中、工部尚书、中书左丞等官。至正四年五月,大雨二十余日,黄河暴溢,平地水深二丈许,白茅堤、金堤相继决口。沿河郡邑,如济宁路(治今山东巨野)、大名路(治今河北大名南)、东平路(治今山东东平)、以及曹州(治今山东荷泽)等处,都遭受严重水灾。洪水沿运河北侵安山(今山东梁山境内),漫衍至济南、河间两路。这不仅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而且破坏了运河漕运,冲毁了山东盐场,使元政府的南北运输与财政收入遭受巨大损失。至正九年,右丞相脱脱力主治河,并向朝廷推荐了贾鲁。在此之前,贾鲁为山东道奉使宣抚首领官,曾循行被水郡邑,后又为都水使者,奉命循行河道,考察地形,往复数千里,并向朝廷提出了治河建议,但未及实行。至正十一年四月,贾鲁任工部尚书兼总治河防使,奉命治河。元政府签发了汴梁(治今河南开封)、大名等十三路民工十五万以及庐州(今安徽合肥)等十八翼军士二万,投入治河工程。贾鲁采取疏、浚、塞等多种治河措施,在黄陵冈(今山东曹县东南)及其附近,堵塞黄河决口,修复护河堤岸,并疏通了由黄陵冈南至哈只口,西至阳青村的河道,迫使黄河通过新浚河道,由哈只口入故道,然后再合淮入海。这次治河,从四月下旬开始动工,至十一月水土工毕,前后仅半年多时间。元末,黄河沿岸洪灾、饥荒、瘟疫本已十分严重,贾鲁治河进一步加重了农民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速了农民大起义的爆发。

猜你喜欢

  • 殷八师

    即“成周八师”。

  • 西北回民起义

    即陕西、甘肃、宁夏和青海等地回民反清武装斗争。1862年5月(同治元年四月)太平军扶王陈得才和遵王赖文光率部进逼西安, “往结回众”,陕西渭南回民群众纷起响应。回民军以渭南仓渡镇、同州(今大荔)王阁村

  • 延、鄜战役

    蒙古灭金重要战役之一。兴定五年(公元1221年)十月,木华黎率蒙古军渡河,攻占战略重镇葭州(今陕西佳县),造浮桥渡蒙古、西夏大军。十一月,进围延安(今陕西延安)。金守将完颜合达主动出击,大败西夏兵。木

  • 探马赤军

    蒙元时期军队的一种。“探马赤”一语,学界考释不同。有的认为来自突厥语“达摩支” (泛指达官),有的认为来自契丹语“挞马” (意为扈从官)。其成员,最初是从兀鲁兀惕、忙兀惕、弘吉刺、亦乞烈思、札刺儿等五

  • 仙人关战役

    宋金间一次重要战役,又称杀金坪战役。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十一月, 金兀术(完颜宗弼)攻陷和尚原(今陕西宝鸡西南)。次年与撒离合(完颜杲)及伪齐刘夔合步骑十万,南向进攻川蜀,仙人关(今甘肃徽县南)

  • 满蒙五路换文

    日本与袁世凯政府所达成的关于掠夺东北地区铁路权利的秘密协议。1913年袁世凯镇压了“二次革命”后,就急于登上正式总统宝座,并取得帝国主义对其政权的承认。他派出孙宝琦、李盛铎为特使访问日本,谋求日本政府

  • 岳家军

    南宋初年对岳飞所统领的抗金军队的习惯称呼。当时诸军多以主将姓氏称为某家军,如韩世忠部称韩家军,张俊部称张家军等。岳家军番号先后为神武右副军、神武副军、神武后军、行营后护军。系以牛皋、董先等人所部义军为

  • 节度使之设

    唐初沿隋旧制,在一些重要地区设总管,总揽数州军事。武德七年(公元624年)改总管为都督,贞观三年(公元629年)以后,行军即称总管,本道即称都督。景云元年(公元710年)十月薛讷为幽州镇守经略节度大使

  • 海上盟约

    宋金夹攻辽国的盟约。阿骨打领导女真族掀起抗辽斗争后,辽朝统治迅速走向崩溃。北宋统治者妄图乘机联金兵以夹击辽国,收回燕云失地。重和元年(公元1118年),徽宗派马政自登州(今山东蓬莱)渡海与金太祖谈判夹

  • 保国会

    清末维新派的政治团体。由康有为等人发起,1898年4月(光绪二十四年)成立于北京。该会宗旨是救亡图存, “保国、保种、保教”,订立章程三十条,主要内容是以国地日割,国权日削,国民日困,思维持振救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