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事件>辛酉政变

辛酉政变

又称 “祺祥政变”。1860年(咸丰十年)咸丰皇帝在英法联军进逼北京时逃往热河承德避暑山庄,翌年8月(七月)病殁,遗诏立其六岁幼子载淳为皇太子,继承皇位,并以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肃顺、御前大臣景寿及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等八人为“赞襄政务王大臣”辅政。八大臣根据遗诏拥立载淳嗣位,而实际上控制了清朝的最高统治权。肃顺等顾命大臣对外国侵略者抱有猜忌、怀疑的态度。载淳生母“圣母皇太后”叶赫那拉氏为了独揽朝政,策动“母后皇太后”钮祜禄氏与八大臣争权,并暗中与深得洋人赏识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恭亲王奕诉相勾结。9月5日(八月一日)奕诉托名奔丧,从北京赶至承德,与两宫太后制定了发动宫廷政变的计划。密谋既定,奕诉便立刻返京布置。其时山东道监察御史董元醇以皇帝年幼为由,奏请“皇太后暂时权理朝政”,即实行垂帘听政。肃顺等顾命大臣以违背祖制,痛加驳斥,暂时挫败了那拉氏的擅权阴谋。那拉氏旋即与奕訢施展阴谋,既争得了手握重兵的兵部侍郎胜保和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的支持,又剥夺了肃顺等人掌握的一部分兵权。10月26日(九月二十三日)咸丰皇帝的灵柩从承德起运回京。那拉氏暗使诡计,让肃顺护送灵柩慢行,而自己却偕同钮祜禄氏和幼帝载淳,由载垣等顾命大臣扈从,间道回京。这样,八大臣就被拆散,先行的七人离开核心人物肃顺,变得群龙无首,而肃顺一人落后,又弄得孤掌难鸣。11月1日(九月二十九日)两宫太后到达北京,当日召见奕訢和其他亲信大臣秘密部署。翌晨,突然发动政变,先将载垣、端华囚于宗人府,然后遣人至密云逮捕了肃顺。11月3日(十月一日)授奕诉为议政王,在军机处行走。8日(六日)赐令载垣、端华自尽,并令将肃顺处死,景寿等或革职或戍边。两宫太后垂帘听政。从此,那拉氏控制中国政局达四十余年之久。政变之后,中外反动势力就公开勾结,联合绞杀了太平天国革命。因为这次政变发生在农历辛酉年(1861年),故称之为辛酉政变。由于载淳初继位时下令明年改号“祺祥”,故这次政变又称为“祺祥政变”。政变后,载淳改元同治。

猜你喜欢

  • 三国鼎立

    魏、蜀、吴三国割据局面。参见“魏”、“蜀”、“吴”。

  • 总检察厅

    官署名。北洋军阀政府于1912年根据《中华民国法院编制法》而设立的最高监察机关,与最高审判机关大理院相配设置。总检察厅设总检察长一人,检察官二人以上。职权是根据刑事诉讼律或其他法律规定,实行搜查,提出

  • 殿中省

    官署名。曹魏始设殿中监,南齐有内外殿中监之分,其职甚微。北齐殿中监隶门下省,为皇帝近侍。隋文帝时改为殿内局。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将门下省的尚食、尚药、御府、殿内等四局与太仆寺的车府、骅骝等二

  • 审计院

    官署名。北洋政府时期直隶于总统的财政监督机关。1912年暂设审计处,1914年改审计院。按《审计法》,其职权为:稽核支出、审计决算、检查国库、簿记、官产、国债。法律规定严密,但统治者可以通过特殊方式借

  • 晏梦彪起义

    或称晏彪起义。南宋后期福建盐民起义。汀州(今福建长汀)山多地少,土地贫瘠,贫富严重不均,而政府赋役剥削残酷。又不断向人民抑配质次价高的食盐,严禁私自贩盐。当地官吏借故任意敲剥人民。理宗绍定元年(公元1

  • 彭材、李玉、王海起义

    东汉末年豫章(治今江西南昌)农民起义。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豫章郡东部地区农民,在彭材、李玉、王海领导下,举行起义,反抗孙吴政权统治。起义群众有一万余人。后为新都(治今浙江淳安西北)太守贺齐镇压

  • 都水台

    官署名。秦有都水长、丞,西汉太常、少府、水衡都尉下皆设此官,掌诸池沼。后改称使者。东汉改称河堤谒者。晋代正式设置都水台,立使者一人,掌舟楫之事。南北朝时废置不常。肖梁改为太舟卿,北齐亦称都水台。隋炀帝

  • 阡能起义

    唐末四川农民起义。阡能或作千能。阡能,系安仁(今四川大邑东南)土豪,原任邛州(今四川邛崃)衙官。中和二年(公元882年)二月,为逃避因公事违期而可能受到的惩罚,率众起义。时黄巢大军攻占长安,唐僖宗逃至

  • 成都之战

    刘备进攻益州牧刘璋的战役。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刘备应益州(治今四川成都)牧刘璋之邀,入蜀镇压汉中以张鲁为首的农民政权。刘备率军三万驻屯葭萌(今四川广元西南),不肯与张鲁交战,意在保存实力,伺机

  • 北洋军阀

    清末袁世凯所建立的封建买办性的军事政治集团。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袁世凯受命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建陆军,是为北洋军阀武装建立的开始。袁世凯除了聘请外国教官,以新式武器装备,用西法进行训练外,并继承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