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一合相

一合相

莱泾居士填词。莱泾居士,生平不详。此剧本前题有“莱泾居士填词”“蒋山蕉者评点”字样。考王国维《曲录》载邱园作《一合相》本,明沈自晋《南词新谱》所录征引曲目《清笠阁渔翁评曲目》,都有沈君谟作《一合相》;考《曲海总目提要》之《传奇江考》目有邱园《一合相》无沈君谟曲。又《南词新谱》卷十八引沈君谟《一合相》中《二莺儿》一曲,不见此本,知此本亦非沈君谟所作。而此本卷末有不署名七律一首,其后载有跋语云:“右题《一合相》传奇七律一首,久未录出。今少云丈已宿草矣,抚念思昔,怅然于怀,丙戍立冬日补抄并识。”知其作者似字少云,其它均无可考。似邱、沈以后人所作又一本。《一合相》一剧又名《破镜园》,所演乃元时尤云与余佩珊两世姻缘事。此本卷首载王世贞《尤云传》一文,为此曲出处。写浙江松阳人尤召,元至正初官至左枢密使,其第二子云幼聘德余之家,夫妇甚是恩爱和睦,立誓要世世为夫妇。久之佩珊病重垂危,属云再娶,云矢守誓言。请以佩珊妹佩玉代,亦不可。珊竟请于母,母怜而许之,而珊一病不起。初云父召以耶律珠在山左扰民,奏撤之。珠附权相贴杯花,复得擢用,将复仇。值召夫妇卒于京邸,乃逮云兄弟四人,并下大理寺狱中。大理寺掌刑官脱脱材与云父同年,知事急,假借巡夜为名,放云兄弟出城逃走。太保夫妇想以此为悔婚,将佩玉另许富绅王氏,而玉坚决不允,抱石投于水中,被妙庵尼济道救之,收为弟子。时云已应试中进士。上以刘基言,以云为平吴大都督,使讨张士诚,平之,奏凯于朝。虞廷者,官司农,有女,自记前生,云为余氏女,尤氏妇,必得云乃嫁之。上知其事,强令行聘,云不敢违抗,然心念佩玉,乃请假省墓,将过德清而问焉。闻佩玉为尼,径往访之,请践旧盟。而此时佩玉向道志坚,无复世情,斯须云雾坌绕,挥手令去。于时虞廷夫妇将女诣杭,召云行婚礼于西湖之上。却扇之夕,云诵旧诗,以当云新作,“乃云此是当年定情之作,何以云新句。”云大为惊异,始信两世姻缘不谬也。已而虞女复访玉,以姊妹礼见。约同归,不可。云乃以玉事奏闻圣上,上嘉其志节,诏有司立坊旌之。有旧抄本。

猜你喜欢

  • 田俅子

    一卷。周田俅(约前360-300)撰。田俅或作田鸠,齐人。《汉书·艺文志》墨家类有《田俅子》三篇,注:先《韩子》。《隋书·经籍志》:“梁有《田俅子》一卷,亡。”新、旧《唐书》不著录,说明该书已佚。清人

  • 读中庸记

    一卷。清范泰衡(详见《读大学记》)撰。是书大都本于《章句》,稍参考《辑略》、《或问》之旨。也是分节为说,而理较显豁。驳语类言戒惧是由外以尽于内,慎独是由内以及于外。称经文首言须臾不可离,归重于不睹闻与

  • 易经札记

    三卷。清朱亦栋撰。亦栋原名芹,字献公,号碧山,浙江上虞人,乾隆间举人,官至平阳训导。著有《十三经札记》、《群书札记》等。此书系《十三经札记》之第一种。全书分三卷,上卷三十二条,中卷二十四条,下卷二十四

  • 零陵县志

    十五卷,附补遗一卷。清稽有庆修,刘沛纂。稽有庆,字伯润,江苏无锡人,举人,曾任零陵县知县。刘沛,龙山人。《零陵县志》光绪二年(1876)刻本,共十五卷,附补遗一卷,分为:卷一地舆,其子目曰星野、疆域、

  • 四书本旨

    三十三卷。清韩逢吉撰。逢吉,字旋元,鄢陵(今河南鄢陵)人。著有《周易易简注》、《礼记辑要》、《传道秘录》、《河洛解》、《格物记》、《行习录》、《偶得录》、《顾諟录》等书。是编凡《大学》一卷,《论语》二

  • 钱塘县志

    ①十纪,明聂心汤纂。聂心汤,新淦人(今江西新干县),万历时钱塘中令,事至即决,庭无留犊。在任时南湖洪水泛滥,于是建化湾塘、筑闸、疏浚南湖、建捍江塘,民思其德,受百姓尊敬。《钱塘县志》万历三十七年(16

  • 琼林雅韵

    一卷。明朱权撰。朱权(1378-1448)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自号臞仙,别号涵虚子,又号丹丘先生、大明奇士。封宁献王,初封大宁,永乐初改封南昌。卒谥献。长于戏曲理论,尤精音律。另著有《太和正音谱》。

  • 盈川集

    十卷。《附录》一卷。唐杨炯(650-695)撰。杨炯,弘农华阳(今属陕西省)人,文学家,诗人,官至盈川县县令。为官严酷,自负清高。幼年聪明好学,显庆四年(659),应神童举及第,待制弘文馆。诗与王勃、

  • 平养诗存

    二卷。附《平养联存》一卷。清王补(见《平养文待》条)撰。此诗集共二卷,附录《平养联存语》一卷。王补颇能古文,且功力尤深,然诗却非其所长。如《涟水舟中口占》:“惊洲得读咏史诗,不灭义山与微之,琳琅千首未

  • 周易观澜

    无卷数。清乔大凯撰。乔大凯字颐庵,济宁州(今属山东)人。乾隆十八年(1753)举人。此书每彖爻之下都先列《本义》、程《传》,次列诸儒旧说,而以己意加以折衷。其所采掇,不出习见之书。间有自出新义的,如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