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七经楼文钞

七经楼文钞

六卷。清蒋湘南(1795-1860?)撰。蒋湘南字子潇,河南固始人。道光五年(1825),督学使者吴巢松拔之于诸生中,目为中州第一人。翌年,入京都应朝考,此后数次应礼部试皆不第。直至二十一年(1841)始获科挑二等,选为教职。曾主同州书院讲席、关中书院讲席。纂修《关陕通志》,又著《卦气表》、《华岳图经游艺录》、《庐山纪游》、《春晖阁诗钞》等。此编卷前有王济宏《序》、马子贻《重刻蒋子潇先生诗文遗集叙》、阎彤恩《原序》、刘元培《〈七经楼文钞〉目录序》,卷末有庐正烈《后序》。又辑入《蒋子遗书》。正文六卷,共录文九十六篇。刘元培评曰:“先生之文以力矫伪八家为主,故归震川、方望溪两家之法有所不用,以八家之流弊皆自两家开也。”(《〈七经楼文钞〉目录序》)可见蒋氏论文与归有光为代表的唐宋派和以方苞为代表的桐城派大相径庭。刘元培又谓:“其文撷经之精,溶汉之髓,大而入细,奇不乖纯。无一字凿空,无一论涉狎,自成一家之法,故可废时人之法。”(同上)有道光二十七年(1847)初刻,同治八年(1869)与九年(1870)重刊本,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李淑毅等点校本。

猜你喜欢

  • 经传小记

    三卷。清刘台拱(详见《论语骈枝》)。台拱秉承家学,深研程朱理学,并以圣贤之道约束自己,但又不专主一家。汪中《述学别录》有《与刘端临书》称:“每以足下笃信宋人为恨”。但台拱解经,却一本汉学,专主训诂。本

  • 天马山房遗稿

    八卷。明朱浙(1486-1552)撰。朱浙,字必东,号损岩,莆田(今属福建省)人。嘉靖二年(1523年)进士,授湖广道监察御史。著有《天马山房遗稿》。是稿为朱浙之甥张秉铎编辑,隆庆年间刊刻行世,共八卷

  • 锦带补注

    一卷。旧本题宋杜开撰。天一阁藏本多前序一篇,不著撰人名氏。本书谬误较多。如开卷注昭明太子四字曰:姓萧,名普,字子施,昭明者,号也。似未读史书。其他,如所引《论语》:德不孤必有邻,君子以文会友;诗:中心

  • 圣学宗传

    十八卷。明周汝登编。汝登字继元,又字海门,嵊县(今属浙江)人。生卒不详,万历五年(1577)进士,官至南京尚宝司卿。该书乃是一部揉合儒释二教的语录著作。据《明史·儒林传·王畿传》后所附之明儒学流派称,

  • 鹤征录

    八卷。鹤征后录十二卷。清李富孙(详见《春秋三传异文释》)等撰。该书记康熙十八年(1679年)与乾隆元年(1736年)两科召试博学鸿词事。前者荐举一百八十六人,其中五十六人中选;后者荐举二百六十七人,其

  • 秋声集

    十卷。元黄镇成(1288-1362)撰。镇成字元镇。邵武(今属福建)人。被荐授江南儒学提举,未就任而卒。顾嗣立《元诗选》称原本十卷。有明洪武十一年(1378)黄钧刻本,现藏于北京图书馆。《增订四库简明

  • 脉望

    八卷。明赵台鼎(生卒年不详)撰。赵台鼎字长元(而书首曹代萧序中称长玄),自号丹华洞主,内江(属四川省)人。大学士赵贞吉之子。书首有曹代萧序,序中说“昔何讽书中得一发卷,规四寸许,如环而无端,用力绝之,

  • 春秋平义

    十二卷。俞汝言(1614-1679)撰。俞汝言字石吉,秀水(今浙江嘉兴)人,清代经学家。俞汝言在明末为诸生,孤贫力学,具有经世之才,恰值明清动乱,故闭门著书。俞氏精研经史,尤熟于明代典故。除此书外,尚

  • 江湖后集

    二十四卷。宋陈起(详见《江湖小集》)编。以刻《江湖集》得名。然书刻非一时,版非一律,故世所传者面目不一。收入《四库》时,以《永乐大典》本为准,参校各家本增删编次而成。原书次第混乱,体例舛错,有其人已见

  • 汉儒易义针度

    四卷。清朱昌寿撰。朱昌寿字西泉,浙江省仁和县人。此书乃朱氏据家藏秘册及世所罕传诸图,略为校勘而成。其第一卷为易义例。包括互卦说、变卦说、之卦说、反对卦说、旁通说、爻辰说、元吉大吉解、贞悔解、贵贱考、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