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三湘丛事录

三湘丛事录

一卷。明蒙正发撰。蒙正发字圣功,崇阳人(今湖北崇阳县人),生卒年月未详。明末仕至给事中,与王夫之交厚。隆武乙酉(1645年)蒙正发于蒙阳起兵抗清,后至湖南,依督师何腾蛟,巡抚章旷题为参军,决策机务。抗清失败后,郁郁而终。蒙正发善诗文,后人辑有《崇阳蒙先生遗集》。《三湘从事录》记隆武、永历两朝,蒙正发从何腾蛟等抗清事迹,事涉湖湘而述全局,故称《三湘从事录》。叙事始于乙酉(1645年)大顺农民军刘体纯、王进才等联明抗清,克岳阳、抵汉水,俨然有中兴气象;至永历二年(1648年)何腾蛟未能安抚诸部,调辑主客之兵,丧失民望,且御敌失宜,使清兵破湘潭,以身殉国而止。书中历述清初何腾蛟、章旷等在湖南一带用兵事,于抗战事迹记载尤详。蒙正发身历行间,故记述真切,足表现何腾蛟、章旷等人之忠勇气节,运筹有方之干练。且颇有见地,对何腾蛟等不能团结主客之兵,明季官军张先璧等横行掳掠,军民不能一致,终于失败,也能实事求是地记载。但书中对农民军颇多曲解及诬蔑之词,视农民军为“响马”,未能辨别是非,显然反映了作者的阶级局限性,因此也未能找出抗清失败的根本原因。《三湘从事录》为笔记体,有注释。蒙正发撰后,授与王夫之作序。原书又有章旷之子章有谟识,云检诸旧帙,拭而编次,遂以《三湘从事录》记名。书后又附有无名氏跋。清光绪年间,金永森得之于蒙正发后裔,据云传抄讹漏甚多,不可开读。遂取明季记载与书中相涉者,校储注释,刻之于《崇阳蒙先生遗集》中,并为序言及凡例于前。据此可知,今所传本中注释文字,即金永森所作,而非蒙正发原文。金永森刻此书,一则是其有益于经世之学,二则是想以此书鼓励当时率土之士能象蒙正发那样效尽愚忠,这些在注释文字中均有反映。《三湘从事录》有《屑玉丛谈》本、《崇阳蒙先生遗集》本、《中国内乱外祸历史丛书》本、《中国历史研究资料丛书》本。

猜你喜欢

  • 平阴县志

    ①八卷。清陈秉直修,赵贯台纂。陈秉直,辽宁海州人,贡士出身,顺治六年(1649)任平阴知县,官至浙江布政使。赵贯台字紫垣,邑人,顺治十一年(1654)举人。著有《古今物连类》等。考平阴县志,创修于明正

  • 四书臆说

    十二卷。清李锡书撰。锡书字见庵,山西静乐(今山西静乐)人。是书卷一说《大学》,卷二说《中庸》,卷三说《论语》、《孟子》,卷四、卷五、卷六泛论,卷七、卷八说孝、说道、说心、说理、说气、说性、说情、说才、

  • 古愚心言

    八卷。清彭鹏(1637-1704)撰。彭鹏,字奋斯,号无山,一号古愚。莆田(福建省厦门市)人。顺治十七年(1660)举人。康熙十三年(1674)耿精忠反叛,逼迫彭鹏出任伪职,彭鹏坚拒不赴。事平后,由三

  • 周易辑义初编

    四卷。清卢兆鳌撰。卢兆鳌,字桐坡,湖南安仁人。嘉庆六年(1801)进士,官万州、化州知州,署潮州府同知。此书前有序,说其书“奉程传及朱子本义为正宗。若乃声音之道,感人最深,故六经皆有韵之文。而三百篇外

  • 何太仆集

    十卷。明何栋如(约1604前后在世)撰。何栋如,字充符,一字子极,号天玉,江苏无锡人,生卒年未详。万历二十六年(1589)进士,除襄阳推官。以忤监税系狱,削籍归。起南兵部主事,迁太仆少卿,充军前赞书,

  • 大全集

    十八卷。明高启(1336-1374)撰。高启,字季迪,江苏长洲(今苏州)人。元末遁居上海松江之青邱,自号青邱子。洪武初,召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至户部侍郎,后为魏观因撰《上梁文》被诛,年仅三十九

  • 校缉古算经

    一卷,细草一卷,图解三卷,音义一卷。清陈杰(生卒年不详)撰。陈杰字静庵,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嘉庆末任钦天监博士,后官国子监算学助教,道光十九年(1839)因足疾退休回家。1815年著《缉古算经细草》

  • 竹柏山房十五种

    七十九卷。清林春溥(详见《竹书纪年补证》)撰。林氏著述贯串百家,尤精古史,是书所收多考校古史著作,如《古史纪年》、《武王克殷日记》、《灭国五十考》、《竹书纪年补证》、《孔门师弟年表》、《孟子时事年表》

  • 易释

    ①清黄式三所著易学著作。四卷。黄式三字薇香。定海人。此书第一卷为象爻合释。对古易注中随文曲衍、彖爻矛盾、爻爻矛盾的现象给予匡正。第二卷为同辞合释。解决了同一词语在易注中却前后矛盾。不合易例的现象。第三

  • 春秋左传标识

    三十卷。明戴文光撰。文光,吴(今江苏吴县)人。该书是作者评注《左传》之作,有明天启乙丑(1625)必有斋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