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东涯集

东涯集

十七卷。明翁万达(1498-1552)撰。翁万达字仁夫,号东涯。广东揭阳人。明嘉靖进士,授户部主事,迁郎中,出任梧州知府,有政绩。擢广西副使,惩办不法土官有功,后历任四川按察使,陕西左右布政使、巡抚。嘉靖二十二年(1544),以兵部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宣大、山西、保定军务。在任时,明赏罚、严防御,厚抚降人。先后兴筑大同东路(今山西阳高)至宣府西阳河(今河北洋河)边墙及大同西路、宣府东路边墙。后官至兵部尚书,旋被仇鸾所谗,降侍郎,又免官为民,既而复被起用,惜未赴任即去世。翁万达有异才,早有文名。历任要职,出入将相,经文纬武,有大臣风仪。其文谈今议古,崇论宏议,如江河之不可遏,嫉恶锄暴,迅如疾霆,出谋献策,神秘莫测。乃至奏对边事,陈说敌情,判室无误。《东涯集》撰者就其经历,对当时人或事记述甚为译实,故比集除具文学价值外,还具有一定史料价值。如明史将张经、蔡经判为两人,集文证实为-人。对当时官制如巡抚、总督关系等阐述都具参考价值。《东涯集》十七卷,辑序、碑、记、议、论说、疏、书信、传、墓表、墓志铭等文稿一百八十四篇。《东涯集》初刻本乃由翁万达老友邹山,在他逝后不久,于嘉靖乙卯年万民英编定,裒刻成集。今有民国二十七年(1938)潮阳郭泰棣据明嘉靖刻精写石印本行世。

猜你喜欢

  • 庸庵集

    十四卷。元宋禧撰。宋禧初名元禧,后改名禧。字无逸,号庸庵。生卒年不详。余姚(今属浙江)人。元至正十年(1350)中浙江乡试。补繁昌教谕。明初预修《元史》,其中“外国传”自高丽以下悉出其手。书成不受职,

  • 敝帚草

    二卷。明杜开美(约1573年前后在世)撰。开美,字袁度,上海人,生卒年均不详。万历年间授中书舍人,因母老乞归。著有《敝帚草》。题序前有陆维埏所作序文,称“开美曾辑其诗为《豹裘远游》刊行于世,余稿数千言

  • 通纪集略

    五卷。明钟惺(1574-1624)撰。惺字伯敬,号退谷、晚知居士,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万历进士。累官至福建提学佥事。另著有《史怀》、《古书归》、《唐诗归》、《诗合考》、《隐秀轩集》等。该书上起太

  • 残本阳春奏

    三卷。明黄叔(生卒年、爵里、事迹不详)编。此书题尊生馆校。书前有于若瀛序,其中说“吾友黄叔……选名家杂剧付之剞劂,乃以杂剧之名为未雅,而题之曰《阳春奏》。”据卷首“凡例”,知所选元曲“尽依旧本改定”。

  • 利津县新志

    十卷。清韩文祐纂修。韩文祐字青藜,河南唐县人,康熙十一年(1672)由官监任利津知县。《利津县志》,创修于明隆庆贾光大,再修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冯执中,三修于此。韩文祐宰利津县,奉敕修志,乃清

  • 疑年录

    四卷。清钱大昕(详见《廿二史考异》)撰。大昕精研经史,虽微文琐节,考证必详。该书考证古代名人生卒年岁,核其寿数,取左氏“有与疑年”之义,称《疑年录》。书中录三百余人,大抵多殚研经史与诗文书画名家。海盐

  • 孝经汇纂

    不分卷。清孙念劬编纂。孙念劬字述甫,江苏昆陵(今昆山)人。是书首有自序,其次为凡例,再次引用书目。全书分为卷首、正编、附录三部分。卷首为孝经源流,孝经标旨,历代表章;正编为孝经注说,经注补遗,孔子曾子

  • 陶韦合集

    十八卷。明凌濛初(1584?-1644)编。凌濛初,字玄房,号初成,稚成。乌程(今属浙江湖州市)人。少时不得志,专以刻书著作为事。崇祯四年(1631)以付贡选授上海县丞,后擢徐州判,因剿寇有功,授楚中

  • 藤香馆词删存

    二卷。清薛时雨(1818-1885)撰。薛时雨字慰农,一字澍生,晚号桑根老人,安徽金椒人。咸丰三年(1853)进士。累历杭州知府。后主讲崇文书院、江宁尊经、惜阴书院。有《藤香馆诗删存》。时雨自咸丰三年

  • 若金集

    二卷。明彭百炼(约1431前后在世)撰。彭百炼,字若金,泰和(今江西泰和县)人,生卒年不详。明永乐十三年(1415)进士,官至广西道监察御史。著有《若金集》。是集前有任敬敏序,称“其遗文分为十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