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五诰解

五诰解

四卷。宋杨简(详见《杨氏易传》)撰。五《诰》系指《尚书》中《康诰》、《酒诰》、《梓材》、《召诰》、《洛诰》。五《诰》言词古奥,佶屈聱牙,最为难读,杨简于《尚书》选此五《诰》作注,知难而上,颇有大匠风范。该书说解,兼取众家之长,不专主一家之说;旧说有误,则自抒心得,于误说多所驳正。作者受当时学风影响,书中穿凿附会之处,在所难免。此书原本久已失传,《永乐大典》存《康诰》、《酒诰》、《召诰》、《洛诰》四篇,缺《梓材》一篇,库书据《永乐大典》将所存四篇录出,并依经文次第,厘定为四卷。此书现有《墨海金壶》本。

猜你喜欢

  • 樊致虚诗集

    四卷。明樊良枢(约1619年前后在世)撰。樊良枢,字尚植,一号致虚,江西进贤人,生卒不详。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进士。官至浙江提学副使。著有《樊致虚诗集》。是集为良枢诗集,凡四卷:《匡山社集》一卷

  • 两浙兵制

    四卷。明侯继国撰。继国,号龙泉,金山卫(今属上海)人。世袭指挥使,事迹不详。此书第一卷首列全浙海图,并附以解说及沿革、兵制。又析浙省十府各为图说,详列兵制、烽堠、倭犯等目。杭州、嘉兴、湖州三府为一图;

  • 文照堂四书字音辨

    一卷。清于光华(详见《四书句读辨》)录。是书认为四书白文朱子未注音声,坊本每为妄增。如在邦必闻的“闻”字,庶民去的“去”字,使养其老的“养”字,皆为增音去声之类,多有舛讹,因而作是书正之。辨字释音,均

  • 霜猿集

    四卷。清周同谷撰。生卒年未详。周同谷名翰西,江苏常熟人。少补博士弟子员,后入史阁部幕,流寓昆山。著有《谷集》等书。此书咏崇祯一代时事,或类宫词、翰西并为之注,论列详尽,颇资异闻,如记张天如与周延儒等事

  • 日闻录

    一卷。元末明初李翀(生卒年不详)撰。李翀生平事迹不详。书中记有元顺帝至正甲辰(1364)及至正丙午(1366)年间事,距明朱元璋洪武元年(1368)仅一二年,可知其人已入明。又据书中皆称元为国朝,可知

  • 兵经百篇

    见《兵经》。

  • 春秋穀梁经传解释残本

    一卷。不著撰人。该残卷系敦煌卷子本,起于僖公八年“禘于太庙用致用夫人”注义,至僖公十五年传末注文,共一百六十八行,末题“《春秋穀梁经传解释僖公上第五”,不见著名姓名。考范宁《春秋穀梁传集解序》说:“释

  • 兰汀存稿

    八卷。明梁有誉(约1522-1566年间在世)撰。梁有誉,字公实,广余顺德人,生卒年未详。少从学于黄佐。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授刑部主事,与李攀龙、王世贞等人结诗社,倡导复古,人称“后七子”。

  • 金华征献略

    二十卷。清王崇炳撰。王崇炳字虎文,东阳(今属浙江)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曾辑录郡人著述作《金华文略》。又著有《横山记》、《禹山记》等。《金华征献录》记述金华先贤,包括原籍金华而游寓他乡,或外地来金华

  • 黄氏补注杜诗

    三十六卷。宋黄希原本,由其子黄鹤继续成书。黄希字梦得,宜黄(今属江西省)人。生卒年不详。登进士第,官至永新(今江西吉安)县令。尝作春风堂于县治,杨万里为其作记。今载诚斋集中。黄鹤,字叔似,著有《北窗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