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李筌等《阴符经解》。
二卷。明吕楠(见《泾野子内篇》)撰。此书为嘉靖十五年(1536)吕楠任国子监祭酒时所辑。宋儒之中,以朱熹的著述最为丰富,流传最多。其时诸弟子所述者,有《池录》、《饶录》、《饶续录》诸刊。南宋黎靖德刊除
见《笔记》。
一卷。清翁方纲(详见《诗附记》)撰。翁方纲是清代著名学者,著述很多。他认为,古代《春秋》经传各自独立成卷,自从杜预将传文分系于经文之下,以便读者,但对传文进行割裂分配,强传从经,使首尾隔绝,前后失去照
见《韵学渊海》。
见《郑长者书》。
一卷。晋徐邈(?-397)撰,清马国翰辑佚。徐氏有《周易音》,已著录。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有“徐仙民多古音”一条,只论及《诗》,不及《周礼》。徐氏在《周礼音》中亦保存了大量古音,如“五曰赋贡”注,“
十集,四十三种,二百五十四卷。清孙星衍(详见《岱南阁丛书》)编辑。汉公孙弘为丞相,封平津侯,地当高津、平原一带,孙星衍为山东督粮道,治所即在公孙弘所封平津故地,因名其书斋为“平津馆”,所刊丛书名《平津
十四卷。梁代释慧皎(497-554)撰。慧皎,俗姓氏不详,会稽上虞(今浙江省上虞县)人。他博通内外学。对佛教经律尤有研究。住会稽嘉祥寺(在今浙江省绍兴市)。每当春夏则讲说弘法,秋冬则专心著述。他还曾住
六卷。意大利贾宜睦(?-1667)撰。贾宜睦字九章,耶稣会士,崇祯十年(1637)到杭州传教,最后死于常熟。《提正篇》共六卷,卷一撰述主德,卷二撰述主赎,卷三撰述主报,卷四撰述主惠,卷五撰述主重,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