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仲氏易

仲氏易

十三卷。清毛奇龄(1623-1716)撰。奇龄又名甡,字大可,号秋晴,又称初晴,又因郡望称西河。浙江萧山人。康熙十八年(1679)以廪监生召试博学鸿词,授检讨。起初,奇龄之兄锡龄精通《周易》,但未著书,只是时时口授其子文辉。后来毛奇龄请假回至故里,毛锡龄已卒,便采文辉所闻,用自己的意思加以润饰,形成此书。有的传说奇龄请假归乡之后,租屋住在杭州,一日著一卦,共六十四天而六十四卦成,虽以其兄为辞,实际是奇龄自己所解。据理断之,或许确实如此。大旨说易兼五义:一为变易,二为交易,此为伏羲之义,为前人所周知。三为反易,观察其顺逆,审视其向背而反见之,如屯转为蒙,咸转为恒之类。四为对易,谓对比其阴阳,衡量其刚柔而对观,如上经需、讼与下经晋、明夷对,上经同人、大有与下经夬姤相对之类。五为移易,谓审察其分聚,计算其往来,而推移上下,如泰为阴阳类聚之卦,移三爻为上爻,三阳往而上阴来便为损。否为阴阳类聚之卦,移四爻为初爻,四阳来而初阴往便为益。此乃文王、周公之易,实为汉、晋以来人所不知者。因此用序卦为用反易,以分篇为用对易,以推演易系辞为用移易,其言颇有辨力。虽不免牵强附会、以词求胜之失,但大致引据古人,毕竟不同于那些冥心意测者。收入《四库全书》。有《西河合集》本、阮刻经解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易学丛刊》有影印四库本。

猜你喜欢

  • 几上语

    一卷;《枕上语》,一卷。宋施清臣(生卒年不详)撰。施清臣号东洲,自称赤城散吏。生平事迹不详,仅知其为南宋淳祐(1241-1252)间人。此二书所记,以佛教、道教为宗旨,杂以儒学道理,阐发三教融会为一之

  • 周易口诀义

    六卷。史徵撰。史徵,又作史证、史文徵、史之证,唐或五代河南(今河南洛阳)人,生平事迹及生卒年均不详。所撰《周易口诀义》,《宋史·艺文志》著录为六卷,原书已佚。今有清人辑本六卷,系自《永乐大典》辑出,大

  • 重订周易费氏学

    八卷。清末民初马其昶撰。马其昶字通伯,宣统时授学部主事,民国时任清史馆总纂。作者曾先著成《周易费氏学》八卷,光绪三十一年(1905)刊行。1919年马氏又重新审定而成此书。前有卷首,言易例举要,中八卷

  • 舆识随笔

    一卷。明杨德周(生卒年不详)撰。杨德周著有《澹圃芋记》。此书杂采经史中的奇字,抄辑成帙,皆引原著,并无新意。

  • 春秋楚地疆域表

    一卷。清彭焯南撰。焯南,新化(今湖南新化)人。该书考释春秋时楚地疆域,对研究春秋舆地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清光绪丁酉(1897)刻本。

  • 于野左氏录

    二卷。清盛大谟撰。大谟字于野,武宁(今属江西省)人。岁贡生。以经学荐,工古文。著作有《国风录》、《论语闻》、《象居录》、《字云巢诗钞》、《字云巢文集》等。《于野左氏录》是作者研读《左传》的著作。书中对

  • 礼记大学篇古微

    三卷。清易顺豫(生卒年不详)撰。顺豫字叔田,湖南龙阳(今湖南汉寿)人。光绪进士。易顺鼎之弟。是书认为《大学》为教太子之学。孔子的七十弟子,以为《大学》将废,惧后世天子不再知以《大学》教其太子,以致太子

  • 越史略

    三卷。著撰人名氏不详。书中记载安南国事。上卷曰国初沿革,为赵陀以下诸王。中卷下卷皆曰阮纪,则自李公蕴得国后诸王事迹,记述详尽。安南自汉迄唐,并为州郡,五季末为土豪窃据,宋初时始自立国。此书自唐以前,大

  • 南雄府志

    十九卷,清梁弘勋等修,胡定纂。梁弘勋,陕西长安人,袭祖功三等男,乾隆十五年(1750)任南雄知府。胡定,南雄人,郡中给谏。旧志自宋嘉定十三年(1220)创修至康熙二十五年(1686),八度续修,此后知

  • 学诗堂经解

    二十卷。清李宗棠撰。宗棠字荫伯,安徽颍上县人。此书博引明清之季学者成说,然不标明原作者及出处,似有掠美之嫌。更兼其疏解颇多自相矛盾之处,只间或有可取者。此书有1911年排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