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十六卷,清高植纂修,沈锡三续修,罗为孝续纂。高植,字槐堂,浙江武康县人,乾隆十四年(1749)进士,十六年(1751)任德化县知县。官至松江府同知。沈锡三,浙江德清人,乾隆四十年(1775)任德化知
五十卷。宋江贽撰。贽字叔直,崇安(今属福建)人。政和中,少微星现,朝命举遗逸之士。有司以贽应诏,贽辞不赴,赐号少微先生。是书取司马光《资治通鉴》删存大要。然首尾赅贯,究不及原书,该书又名《通鉴纂要》,
一卷。清圣康熙帝御撰。嗣乾隆三十七年,钦定清汉对音字式颁行。后人敬遵钦式,对译姓氏汉音。道光元年,满洲和精额辑同音合璧五卷。恭录圣祖宸翰五家姓于第三卷内,每一姓氏,各以清字对音,编成满汉合璧,即为此书
六集,三十九种,二百十七卷。清刘晚荣(详见《述古丛钞》)编。刘晚荣藏书颇丰,《藏修堂丛书》搜辑古今著述,按四部排列,成六集,书前有刘晚荣自序曰“余购书数十年,见有目所罕见,与夫刻校精审者,必秘之箧衍。
三卷,杨潜修,朱端常、林至、胡林卿纂。清嘉庆十九年(1814)华亭沈氏金陵刻本。杨潜,华亭知县。此志修于南宋绍熙四年(1193)。久佚。王鹤溪家有抄本,钱竹汀借抄于王鹤溪家,袁寿延复借钱氏抄本,转录以
三卷。清张祥河(约1853前后在世)编。张祥河生卒年籍贯不详。道光二十四年(1844),张祥河官中州臬使,春间奉命承宣粤西。昔宋范成大,田紫垣出帅广右,取韩愈《骖鸾仙去诗话》,综其所历作曰《骖鸾录》。
残存二十二种,一百三十五卷。清邓实(详见《古学汇刊》)编。清建国之初,为巩固其统治,大兴文字狱,以致明末清初的许多学者著作遭禁毁,直至民国初年,这些著作才开始流传于世。《风雨楼丛书》所收多为晚明野史遭
二十二卷。清陆师纂修。陆师,字麟度,浙江归安(今浙江吴兴县)人。康熙四十年进士,授知河南新安县,五十六年补知仪征县,后迁至广西道御使,六十一年卒。著有《巢云书屋》、《采碧山堂》、《玉屏山樵》等集。陆氏
十八卷。清丁其誉(生卒年不详)撰。丁其誉字蜚公,如皋(今江苏省如皋县)人。顺治十二年(1655)进士,官行人司行人。《寿世秘典》是丁其誉的一部杂纂之作,此书是专为人的养生延寿而作,共分十二门,包括月览
四卷。明张楚叔(生卒年不详)、张旭初(生卒年不详)编选。张楚叔,名琦,号白雪斋主人,又号骚隐居士,武林(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张旭初为张楚叔之从弟,号半岭道人,又号岭樵。张楚叔藏书丰富,精通词曲,撰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