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保赤汇编

保赤汇编

十六卷。清朱之榛(生卒年不详)辑。朱之榛生平事迹不详,仅知其为光绪年间人。此书为丛书,共七种,包括清金玉相撰《锡麟宝训》四卷,亟斋居士撰《达生编》二卷,倪枝维撰《产宝》一卷,庄一夔撰《福幼编》一卷,吴宁澜撰《保婴易知录》二卷,宋钱乙撰《小儿药证直诀》三卷,宋吕本中撰《童蒙训》三卷。《锡麟宝训》分为四类,为种子格言、蒙养等,多辑前人之语,为劝善之书。《达生编》亟斋居士撰(详见《达生编》条)。《小儿药证直诀》又名《小儿药证真诀》宋钱乙(1035-1117)撰。钱乙字仲阳,郓州(今山东东平)人。幼失怙恃,随姑父吕氏学医。刻苦钻研医理,重视临床实践,医术日精,名著一时。神宗时,因治愈公主及皇子病,授翰林学士,擢太医拯。学识广博,积验甚丰。有儿科寒凉派开山之称。此书为其门人根据其医学理论、临床经验及医案整理而成。卷一载脉证治法,论述小儿脉法、五脏病、惊风、疮疹、伤风、吐泻等八十一条;卷二记载其临床病案二十三例;卷三为诸方,论述小儿常用方药。卷末附《阎氏小儿方论》苳汲《小儿斑疹备急方论》二书。吸取前人脏腑辨证理论,对小儿生理、病理有独到见解,对小儿麻、痘、疳、惊四大证治论述甚详,不拘泥于古人经验,善于化裁古方,创制新方,颇为后世医家所重。此书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产宝》倪枝维撰。倪枝维字佩玉,号风宾,浦江(今属浙江)人。长于妇科。此书主要论述产后诸证,多以生化汤加减治疗。先为产后总论,列有胞衣不下、块痛、血崩血晕、手足厥冷、类伤寒、类中风等二十余证;后为产后调护法。书中每证详言辨证论治、加减用药之法。流传颇广。《福幼编》庄一夔撰。庄一夔字在田,江苏武进人。对痘疹治验丰富。著有《遂生篇》等书。此书旨在造福小儿,故名。着重论述慢惊风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和治疗。庄氏认为慢惊风发病的原因是由于小儿吐、泻及用药不当所致。其临床表现为神昏气喘,或大热不退,眼翻惊搐,或乍寒乍热,或面色淡白青黄,或二便清白,或四肢冰冷,角弓反张等,治当温补。见解颇有独到之处,对临床有一定参考价值。《保婴易知录》,(详见《保婴易知录 补编 宜麟策 续编 增订达生编 丛桂堂集验方》条)。《童蒙训》吕本中撰。上述诸书均有单行本,《小儿药证直诀》有仿宋复刻本,武殿聚珍本,195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产宝》有同治八年(1869)临川桂氏刻本,光绪三年(1877)湖北藩署刻本,1936年世界书局铅印本。《福幼编》有道光十六年(1836)临潼田氏六安写刻本、光绪二十三年(1897)常宁刻本、广百宋斋铅印本。丛书有光绪四年至五年(1878-1879)刻本。

猜你喜欢

  • 诗传纂义

    明倪复撰。复字汝新,鄞县(今属浙江省)人。生卒年不详。少力学,读书以程朱为归,尤邃钟律。著有《易系辞解》、《钟律通考》、《壶斋问答》、《观古录》、《诗传纂义》等。是编不载经文,惟于有所发明者,标其篇名

  • 经典文字辨证书

    五卷。清毕沅撰。参见《说文解字旧音》。毕氏自序谓作是书有五例:“一曰‘正’,皆《说文解字》所有者也;二曰‘省’,笔迹稍省于《说文》,‘’之为‘香’,‘髃’之为‘腢’,是也;三曰‘通’,变易其文而不戾于

  • 诗名多识

    四卷。不著撰人姓氏。朝鲜图书解题作丁学祥撰,不确。该书第一卷为识草、识谷;第二卷为识本、识菜;第三卷为识鸟、识兽;第四卷为识虫、识鱼。大旨本夫子多识于草木鸟兽之义。取《禽经》、《菜谱》、《本草》等书,

  • 哲匠金桴

    五卷。明杨慎(详见《谢华启秀》)撰。本书采摘汉魏以后诗隽句及赋颂之类,分韵编录。但是书的征引较为庞杂,而遗漏也较多。

  • 楚辞听直

    八卷。《楚辞合论》一卷。明黄文焕(详见《诗经考》)撰。此书包括《楚辞听直》、《楚辞合论》两部分。《听直》作于狱中,其命名取屈原《九章·惜诵》“命咎繇使听直”之语,以寄托自己冤屈不平的感慨。卷首有黄氏崇

  • 诠叙管子成书

    十五卷。明梅士享(生卒年不详)撰。梅士享,字伯献,宣城(今安徽宣城县)人。《管子》一书明代旧本均为二十四卷。梅士享此本合作十五卷。梅士享根据自己的看法对《管子》进行诠释。梅士享将一篇分为上、下两格。认

  • 论语江氏集解

    二卷。晋江熙撰。清马国翰辑为二卷。熙字太和,济阳(今山东济阳)人。为兖州别驾。《隋书·经籍志》载《集解论语》十卷,为江熙所解。《旧唐书·经籍志》载《论语》十卷,也是江熙作《集解》。《新唐书·艺文志》中

  • 游石门记

    一卷。清罗泽南撰。罗泽南,参见《游天井峰记条》。道光二十一年(1841),罗泽南寄居洲上,冬日偕诸生游石门。由山北登其山,多蟂岩恶石,荆刺野草,令人心悸目骇,欲返回,有山人相告:山麓有岩,幽邃可探。乃

  • 易镜

    ①无卷数。清戴天章撰。戴天章字汉文,湖州人。该书仅有上经下经,只讲卜筮。其解释甚略,而且均杂有互变、纳甲、五行之说。盖言数而流于术,而且沿袭汉学徒有形式。《四库全书总目》入存目。② 十一卷。清何毓福撰

  • 立政臆解

    一卷。清刘光蕡撰。刘光蕡治经,喜欢以古证今,只要能伸其政论,就不必求得合乎经旨。他在卷首“自序”中说:“泰西宪法精理,《尚书》二十八篇已阐之,而《立政》一篇,尤重用法,克知灼见以任人,博采庶言以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