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傅子

傅子

一卷。晋傅元(玄)(217-278)撰。傅元字休奕,北地泥阳(今陕西耀县)人。自幼孤贫,博学。曹魏时,历任弘农太守、典农校尉,封为鹑觚男。在司马晋,又历任散骑校尉、驸马都尉。曾从事编写《魏书》,对儒、道、玄学都有所批评。《傅子》一百二十卷。《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均著录。《崇文总目》著录为二十三篇。《七杯》,《补晋书·艺文志》著录。《相风赋》,《隋书·经籍志》著录。《傅玄集》,《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宋史·艺文志》皆著录。上述诸史志著录的著作,都是傅元的著作。在《晋书·傅玄传》中,对这些著作的成书有记载:“撰论经国九流及三史故事,评断得失,各为区例,名为《傅子》,为内、外、中篇,共有四部、六录,合百四十首,数十万言,并《文集》百余卷,行于世。”傅玄的著作,在流传过程中,大部分佚失了,现仅存有《傅子》辑本和《文集》的辑本,可作为研究傅玄思想的史料。清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辑出文义完具者十二篇,曰《正心》、《仁论》、《义信》、《通志》、《举贤》、《重爵禄》、《礼乐》、《贵教》、《检商贾》、《校工》、《戒言》、《假言》。文义未全者十二篇,曰《问政》、《治体》、《授职》、《官人》、《曲制》、《信直》、《矫违》、《问刑》、《安民》、《法刑》、《平役赋》、《镜总叙》,并附录四十八条。《傅子》一书,主要宣扬儒家思想,间有道家思想。提倡正心、去私,以息欲、明制为经国立功之道,以赏罚为治国二柄,宣扬无欲与知足。阐述以异正同,因物制宜,相害而能尽用。《傅子》,一卷,清乾隆三十年(1765)《四库全书》抄本。清乾隆中武英殿本活字排印《武英殿聚珍版书》本。清严可均又有重定本四卷,刻入《全晋文》。叶德辉有辑本三卷,订误一卷。收入《百子全书》,民国元年(1912)鄂官书重刊本。民国二十四年至二十六年(1935-1937)上海商务印书馆排印《丛书集成初编》本,为五卷。

猜你喜欢

  • 虞书命羲和章解

    一卷。清曾钊撰。曾钊字敬修,一字冕士,广东南海人,道光五年拔贡生,官至钦州学正。本书大旨是:认为“羲和”一章是历学之祖,其中所说的历象日月星辰,就是后世的恒星七政,各有一天之说所本;其中所说的测中心以

  • 观古堂所著书

    二集,十六种,三十五卷。清末民国初叶德辉撰。是书以考订古本、搜辑佚书为主。如据日本天文本单经《论语》作校勘记;《淮南子》汉人注有高诱,许慎两种,而许注多淆乱于高注中,叶德辉据《意林》等,辑出许注,名《

  • 昌武段氏诗义指南

    一卷。宋段昌武(生卒年不详)撰。段昌武字子武,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官朝奉郎,著述还有《丛桂毛诗集解》、《读诗总说》等。《诗义指南》的写作目的是为科举时代应试的人发挥题义而作辅导材料(见朱彝尊《经义考

  • 甲子会纪

    五卷。明薛应旂(详见《宋元资治通鉴》)撰。该书前四卷以六十甲子纪年,上自黄帝八年,下至明世宗嘉靖四十二年(1563),历七十一甲子,共4260年。每年之下,略记大事,以备检阅。自英宗前大抵袭取司马光《

  • 蔚庐文集

    四卷。刘人熙(约公元1887年前后在世)撰。刘人熙字艮生,号蔚庐,湖南浏阳人。光绪三年进士。清时官至广西侯补道,一九一五年投入反袁(世凯)运动。一九一六年七月任湖南省督军兼省长。刘人熙崇尚程朱理学,尤

  • 仪礼古今考

    二卷。清李调元(1734-1802)撰。调元字羹堂,号雨村,又号赞庵。绵州(今四川省北部)人。乾隆进士,又改为翰林院庶吉士,学习期满后被任命为吏部主事。乾降三十九年(1774)充任广东乡试副考官,不久

  • 转注本义考

    不分卷。清王金城(生卒年不详)撰。金城四川巴县人,时当光绪间。此书分上下两编:上篇根据《说文自序》所举转注之例,述其本义及与诸书分界,并将转注字一一胪列出来,以为标准;下篇据曹仁虎《转注古义考》对诸家

  • 归闲述梦

    一卷。明赵璜撰。璜字廷实,号西峰,安福(今属江西)人。生卒不详。弘治三年(1490)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卒谥庄敏。该书是一部自传性质的著作,主要记载作者居官时的事迹。卷首有自序一篇和诗数首,辞彩朴俚。

  • 修武县志

    十二卷,首一卷,清冯继照修,金皋、袁俊纂。冯继照,字荻桥,山东淄川县(今山东淄博)人,道光十三年(1833)来任知县。金皋,字枚偶,江苏江阴人,曾任安徽建德县教谕,候选知县。袁俊,字叔英,江苏阳湖县(

  • 四书或问

    三十九卷。宋朱熹撰。朱熹事见《四书章句集注》条。朱熹既作《四书章句集注》,复以诸家之说纷纭,因设为问答,明所以去取之意,以成此书。此书有《大学》二卷,《中庸》三卷,《论语》二十卷,《孟子》十四卷,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