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养梧轩诗集

养梧轩诗集

五卷。清李嘉芬(生卒年不详)撰。李嘉芬字兰轩,湖北孝感人。初为诸生,后官江西宜春县知县。此集为嘉芬长子李善谦分体编次印行。凡五卷。其诗颇为雄健。诸体皆备。如《感怀》五古:“惟渐成万化,惟激生万变,”又:“大同跻不到,一私溷吾胸,于变政流弊。”慨乎言之。《金陵独立感赋》七律:“平淮高论徒迂阔,论蜀空文岂治安。”《读书独坐》:“丹心欲其寒灰死,白发都从夜雨生。”《感湖口事次韵》:“谁为我后苏时雨,难得天官动将星。”《次桂馨韵》七绝:“群雄各有恩仇事,如火军书想未知。”其悲悯之怀,有触即发,体裁虽然不同,而旨意则贯一。有民国十三年(1924)孝感李氏铅印本。

猜你喜欢

  • 蜀雅

    二十卷。清李调元(1734-?)撰。李调元字羹堂、赞庵、鹤州,号雨村、童山蠢翁,罗江(今四川绵阳)人。乾隆进士,历任广东学政、直隶通永道。曾得罪权臣和珅,充军伊犁,后以母老得释归。戏曲论著有《雨村曲话

  • 南华简抄

    四卷。清徐廷槐(生卒年不详)撰。徐廷槐,字立三,号笠山,会稽(今属浙江省)人。雍正八年庚戌(1730)进士。撰有《南华简抄》。前人研究《庄子》者,有的录全文而注解,有的只取所需篇章而诠释,徐廷槐则属于

  • 意林

    五卷。唐马总(生卒年不详)所撰。马总字会元,陕西扶风人。他一生著述颇多,曾有《通纪》七卷、《意林》五卷、《年历》《奏议》等百余卷。梁朝时,庾仲容博采周、秦以来诸家杂记约一百七家,摘其要语为三十卷,名曰

  • 春秋至朔通考

    二卷。清张冕撰。张冕,邵武(今福建邵武)人。精于天文历法,著有《春秋至朔通考》、《春秋初年岁星行表》、《春秋日食星度表》、《春秋日表》。《春秋至朔通考》一书对春秋时的冬至和朔日详加考证。该书有清嘉庆时

  • 弇州史料

    三十卷。明董复表编。复表字章甫,华亭(今上海市)人。生卒仕履不详。该书采掇《王世贞文集·说部》中有关朝野事迹记载的内容,汇成一书,无所考证,体例亦非集非史。不足资信。

  • 榕城纪闻

    一卷。原题海外散人随笔。榕城,福建省福州市别称。此书杂记榕城一郡琐事,起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止于清康熙元年(1662)。兼及明清之际遗闻,于加派迁界等事。所述尤详,虽卷帙不多,也可资史乘。

  • 宋高宗真草孝经

    (石刻本)宋高宗御书。绍兴十四年(1144)刻石。先是绍兴十三年御书诸经,有《周易》、《尚书》、《诗经》、《左传》、《中庸》、《论语》、《孟子》,无《孝经》。至十四年七月,诏诸州以御书《孝经》刊石。今

  • 焦山鼎铭考

    一卷。清翁方纲撰。翁方纲,详见《两汉金石记》条。焦山寺所藏周鼎曰无惠鼎,乃明代中叶京口某家故物,后舍之寺中。翁氏撰此书,益集清初以来诸家题咏考释而为之补正。如顾炎武、朱彝尊、汪琬、王士祯、张潮、厉鹗之

  • 大转轮

    一卷。清徐石麒(详见《买花钱》)撰。杂剧《大转轮》共四折,取材于宋元评话中讼狱一类,写司马貌断狱之事。本书收于《垣庵词曲六种》本中。

  • 洛阳牡丹记

    一卷。宋欧阳修(详见《诗本义》)撰。《洛阳牡丹记》分为三篇。花品叙第一,主要记叙牡丹花之产地多处,但以洛阳牡丹为天下第一;次论洛阳牡丹第一的原因,一反俗论;后列牡丹名品姚黄以下二十四种。花释名第二,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