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刘青天传

刘青天传

不分卷。编者不详。此书为刘清(1742-1827)传记资料汇编。刘清字天一,号松斋,贵州广顺(今长顺)人,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选拔贡生。嘉庆初任四川南充知县,人称“刘青天”,由县令历任建昌道、云南布政使、山东盐运使、登州镇总兵、曹州镇总兵等官。曾参与镇压四川白莲教、山东天理会起义。此书首列国史馆《刘清列传》,其下依次为《礼部覆议山东抚学请祀名官疏》、《贵州巡抚请祀乡贤疏》、《热河奉祀刘公祠碑记》、张邦泰辑《刘贤尹事略》、梅曾亮撰《总公刘公传》、蒋湘南撰《刘青天传》及《刘松斋先生轶事》。此书同治十二年(1873年)贵筑杨蔚文刊本,后有蔚文跋语。

猜你喜欢

  • 补天石

    四卷。即《五色石》的后四卷。内容见《五色石》。紫云阁刊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

  • 草书集韵

    五卷。不著编者姓名。书中取汉章帝以下至元人章法,按韵编排,每字之下,各著书写之人。此书用韵是依《洪武正韵》,可推测作者为明代人。此书《四库全书总目》收入存目。

  • 铅山县志

    ①十五卷,清郑之侨纂修。郑之侨,字东里,广东潮阳人,乾隆二年(1737)进士,乾隆五年(1740)任铅山知县。《铅山县志》乾隆八年(1743)刻印。此志舆地志、建置志中,凡旧志讹误之处,皆予订正;户口

  • 诗地理征

    七卷。清朱右曾撰。右曾江苏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县)人。除本书外,右曾还有《周书集训校释》十卷、《汲冢纪年存真》二卷。在右曾之前,宋王应麟曾撰《诗地理考》六卷。王氏之作全录东汉郑玄《诗谱》,又旁采《尔雅》

  • 春秋大传补说

    四卷。清何西夏撰。西夏万县(今四川万县)人,清嘉庆、道光年间隐居乡间,皓首穷经,足不履城市,著有《西夏经义》若干种行于世,该书即其中的一种。共四卷六篇。卷一为《春秋序》及《春秋释例》,卷二为《春秋说义

  • 咫进斋丛书

    三集,三十五种,九十二卷。清姚觐元编。姚觐元字彦侍,生卒年不详。道光年间举人,官至广东布政使,著作有《大叠山房诗集》。姚觐元继承家学,收辑整理古籍,对音韵、训诂方面的著作,搜采更多,并且多为罕见的版本

  • 小名录

    二卷。唐陆龟蒙(?一约881)撰。陆龟蒙,字鲁望。吴郡(今江苏苏州市)人。武后朝宰相陆元方之后。少高放,精通六经,尤其是《春秋》。考进士不中,于是弃之而去,做湖州刺史张博的从事。之后,退隐松江甫里。朝

  • 填词

    六卷。清毛奇龄(1623-1713)撰。毛奇龄字大可,号初晴,又以郡望称西河,浙江萧山人。早年曾参加抗清复明活动,失败后改名换姓,逃匿江湖间。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充《明史》

  • 奉使稿

    无卷数。明朱之蕃(约1610年前后在世)撰。朱之蕃,字元介,号兰嵎,山东茌平人。生卒年不详。南京锦衣卫籍。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进士第一。官至吏部右侍郎。著有《使朝鲜稿》、《南运杂著》等。是稿为之

  • 芦山县志

    二卷,清杨廷琚修,竹全仁纂。杨廷琚,曾任芦山县知县。竹全仁,邑人。《芦山县志》清康熙六十年(1721)刻本。共二卷,除首卷外,内容包括:路界、形胜、星野、山川、建置、沿革、贡赋、城池、衙署、楼阁、关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