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北史演义

北史演义

六十四卷。题“玉山杜纲草亭氏编次,云间许宝善穆堂氏批评”,作者杜纲详见《娱目醒心编》。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叙南北朝时北朝历史故事。书从北魏宣武帝时叙起。时北魏的鼎盛时期已过,胡太后专权乱政。尔朱荣、尔朱兆、高欢、宇文泰等各自乘时而出,发展势力。终于由高欢、宇文泰将北魏分为二,为东魏、西魏。东魏、西魏又分别由高洋、宇文觉建成北齐、北周。北齐在后主高纬一朝荒淫失政,为励精图治的周武帝宇文邕所灭。不久杨坚又代周自立,建隋朝。全书结于隋灭陈,南北统一。自元以来,讲史小说颇多,唐、宋、五代、春秋列国等历史被反复演述,而独南北朝一段无小说家问津,杜氏此书填补了一项空白。此期历史线索纷乱,显赫人物旋出旋灭,各派政治、军事势力之间纠结绞杀,其间又掺杂着复杂的民族矛盾,殊难以叙事之体驾驭。该书演述这段历史,剪裁比较得当,本于史实,将主要历史线索理得比较清晰,主要人物和事件基本没有遗漏。但作为《北史》,自北魏立国至宣武帝的近一百年未收入视野。该书对历史人物评价比较公允,没有用英雄传奇笔法美化哪一家势力首领,如对高欢、高洋、宇文护等,既写出了他们在历史风云变幻中的胆略权谋,也未回避他们的阴险专横,尤其是对他们得势之后的骄侈,写得比较充分。书对宫廷淫乱和争夺权力的血腥残杀之事着笔较多,后人或致微辞,清同治七年(1868)江苏巡抚丁日昌曾将其列入禁书目录。但查此期历史,如宇文泰、宇文邕那样的有为之主实在寥寥,而残暴荒淫君主却特多,故也不可谓杜纲有意猎奇耸听。总之,该书在讲史小说中虽无法与《三国演义》比肩,但也属较优秀的一部。书有清乾隆癸丑(1793)吴门甘朝士局原刊本,藏南京图书馆。198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石继昌标点本。

猜你喜欢

  • 经厂书目

    一卷。明内府刊。经厂,即内府刻经厂,以宦官主其事。书籍刊版,皆贮存于此。所列书目一百一十四部,详记其册数、页数、纸幅多少,等等。有汪如藻家藏本,“四库全书”著为“存目”。

  • 大易理数观察

    二卷。清朱如日撰。朱如日字洞彝,号荷轩、莲花厅人。此编成于乾隆二年(1737)。大抵是掇拾图书之陈言,无所发明。《四库全书总目》入存目。

  • 金玉新书

    二十七卷。政书。作者佚名。清四库馆臣称盖元时坊本也。是书分民庶、商族、僧道、官制、州县、监司、皇族、遣使职任、荐举、选试、推鞫、公吏、军防、督捕、仓库、场务、纲运、工役、功赏、职田、朝享、思封、仪制、

  • 七颂堂识小录

    一卷。清刘体仁(1624-?)撰。体仁字公勇,颖川(今河南许昌)人。顺治时期诗人,进士,官吏部郎中。从孙奇逢问学。为人轻财重义,以交友为乐,与王士祯、汪婉友善。其诗多咏物赠答之作,表现闲情逸致。喜作画

  • 琴溪集

    八卷。明陈寰(约1522年前后在世)撰。陈寰,字原大,江苏常熟人。生卒年不详。正德六年(1511)进士,官至南京国子监祭酒,陈寰与桂萼为同年,官翰林时,力斥萼议大礼之非,坐是移南京,旋告归。著有《琴溪

  • 大衍索引

    三卷。宋末元初丁易东(详见《周易象义》)撰。本书专门研究大衍之数,论述五十及四十九变化之理。全书分三篇:一曰《原衍》,自“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以下,为图三十六以解之;二曰《翼衍》,自五十五数衍

  • 百问答

    无卷数。比利时柏应理(?-1692)撰。柏应理字信末,耶稣会士。1658年同南怀仁等三人一道来华,1680年被召回国,其目的一方面是为招募新教士,一方面是为向罗马教皇说明中国对仪式问题的立场。在此期间

  • 洛如诗钞

    六卷。清朱彝尊(1629-1709)选录,陆奎勋(1663-1738)编次。彝尊字锡鬯,号竹坨,又号舫,晚称小长庐钓鱼师,秀水(今属浙江)人。少致力古学,博极群书,客游南北以收剔金石。明清易代之际,曾

  • 拾遗记

    十卷。晋王嘉(?-约390)撰。王嘉字子年,陇西安阳(今甘肃渭源)人。东晋时著名的方士。《晋书》本传说他常年隐居于东阳谷,不食五谷,不穿华服,清虚服气,弟子受业者数百人,都住在山洞里。后来迁居终南山,

  • 敦艮吉斋诗存

    二卷。《文存》四卷。清徐子芩(?-约1876)撰。附《劫余小录》一卷。徐元叔撰。徐子芩,字西叔,号易甫,一号毅甫,晚号龙泉老牧。安徽合肥人。道光举人。不求官,耕牧山中,以“狂人文士”居。《敦艮吉斋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