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南唐二主词校

南唐二主词校

一卷。清王国维(1877-1927)撰。王国维,初名国桢,字静安,又字伯隅,号观堂、永观,浙江海宁人。清代秀才,自幼敏慧,有才名。十六岁入杭州崇文书院学习,与同邑陈守谦、叶宜春、褚嘉猷交好,号称“海宁四才子”。1907年起,任学部图书局编辑,从事中国戏曲史和词曲的研究。辛亥革命后以清遗老自居。1925年任清华研究院教授。1927年在北京颐和园投水自尽。王国维平生著述约六十余种,辑为《王忠悫遗书》、《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观堂集林》等集。文学理论著作有《人间词话》、《红楼梦评论》、《文学小言》、《屈子文学之精神》、《叔本华之哲学及教育学说》等,均有影响。在戏曲理论及戏曲史研究方面,成就最为突出。主要论著有《宋元戏曲史》、《戏曲考原》、《优语录》、《唐宋大曲考》、《古剧角色考》、《录曲余谈》、《曲录》等,被誉为中国戏曲史研究的“开山之作”,填补了中国文化史上的空白。本书为王国维据南词本《南唐二主词》,补遗十二首别辑而成的。后附校勘记。校勘记称,是集概据别家词集及《花间》、《尊前》、《花庵》、《草堂》、《南唐书》、《全唐诗》历代诗余诸书,至于《花草粹编词统》等,则未引用,因此尚不算全备。即其所引诸书,亦未详尽。如第十八阕后主〔捣练子令〕,旧注出〔兰晚曲令〕。《碧鸡漫志》“曲令”作“曲会”,国维谓作“令”为“长”。考明吕远刊本亦作兰晚曲会。曲会者,会集众曲之谓。冯延巳《阳春集》,旧校称《兰畹集》,集会谊同,国维之说,未可为典要。第三十阕〔谢新恩〕,旧注以下六词真迹在孟郡王象。国维谓第三十一、第三十三两阕为〔临江仙〕,不知〔谢新恩〕即〔临江仙〕之异名。又南词本〔捣练子令〕,词下注云:此词见《两清诗话》,七字当为下一首〔浣溪沙〕之注,不知何以次于前首。诸如此类,是为疵点。有《晨风阁丛书》本。

猜你喜欢

  • 鸡土集

    六卷。明刘乾(约1551前后在世)撰。刘乾,字仲坤,号易庵,河北保定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官至国子监丞。著有《鸡土集》。是集为刘乾诗文合集。凡六卷,诗词二卷,赋、记、杂文四卷。其

  • 峚阳草堂说书

    七卷。明郑鄤撰。鄤生卒年月不详,号峚阳,武进(今江苏武进)人。天启二年进士,授庶吉士,崇祯中被温体仁诬告杖母不孝,被磔于市。此书包括《中庸说》、《大学意》、《论语咏》、《孟子略述》。皆崇祯十二年在诏狱

  • 论语训

    二卷。清王闿运(详见《论语集解训》二十篇)撰。是书自叙曰“《论语》者,盖六艺之菁华,百家之准的,其义多本于《春秋》,其言实通于上下”。篇中好为异说,实无深意。如训“思无邪”的“邪”,“女为君子儒,无为

  • 化学初阶

    四卷。美国嘉约翰(1824-1901)口译,番禺何了然笔述。嘉约翰,美国北长老会传教医师。1853年来华,在广州传教行医。1898年在广州设立疯人院,他在华前后共四十四年,死于广州。他写过许多关于内外

  • 碧悟轩诗词

    一卷。清许桐撰。许桐,生卒之年不详,字壮秋,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汪予周之妻。清代文学家。此书有民国十六年(1927)印本。

  • 说桥词

    一卷。清王鸣盛(1722-1797)撰。王鸣盛字凤喈,号礼堂、西庄,上海嘉定人。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官侍讲学士、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因滥用驿马降为光禄寺卿。二十八年(1763)

  • 他山字学

    二卷。清钱邦芑(生卒年不详)撰。邦芑,字开少,丹徒(今属江苏)人,晚为僧,号大错。是书意在辨正字画和音读之误,凡四十三目。大抵以郭忠恕《佩觽》与李文仲《字鉴》等书为本,而搜集不备。如《一字数音考》内,

  • 周易义参

    六卷。清于琳撰。于琳字员瑕,号甘山,平湖人。明天启时诸生。此书因循旧说,依文训释,基本上没有发明。末尾列有三十三个图,也都是抄袭旧图而对其稍稍作了改变。其中于琳自己作的,如在天成象图,以日星霞露虹左列

  • 陈氏易说

    四卷。清陈寿熊撰。陈寿熊字献青,又字子松。江苏震泽人。于周易研究甚深。著述颇丰。除本书外,还有《周易集义》、《读易汉学私记》、《读易启蒙》、《周易正义举正》、《周易本义笺》等。全书四卷,卷一为上经,卷

  • 城北草堂诗钞

    四卷。《诗余》二卷。《词余》一卷。清顾夔(约1841前后在世)撰。顾夔初名恒,字荃士,号卿裳。生卒里贯均不详。道光六年(1826)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山西灵和县知县。其诗文风清雅。此集共诗四卷。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