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望兴周
见《武王伐纣平话》。
见《武王伐纣平话》。
一卷。清钱泳撰。钱泳,字梅溪,浙江钱塘人。著有《金涂铜塔考》一卷。本书所录题跋,本附于钱氏《缩临唐碑石刻》之后。咸丰中,孙三锡摘录其石刻中所题跋语,冠以梁同书、阮元、翁方纲、孙星衍、钱保、潘奕隽、清安
十三种,一百三十八卷。清卢见曾编辑。卢见曾字抱经,号雅雨,山东德州(今山东省德州市)人。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曾官两淮盐运使。其为人爱才好客,四方名士咸集幕下,极一时之盛。曾刊刻《金石三例》,著
三编,五十种,三百八十五卷。清陆心源(1834-1894)编。陆心源字刚甫,一字潜园,号存斋,归安(今浙江湖州)人,咸丰年间举人,官至福建盐运使。藏书极为丰富,著作有《皕宋楼藏书志》、《仪顾堂集》。清
十六卷。明邓庆采撰。邓庆采,字道协,福州(福建福州市)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著有《荔枝通谱》一书。是书是将诸家《荔枝谱》编成为一部书,因此题名为《荔枝通谱》。书中收蔡襄《荔枝谱》一卷,徐《荔枝谱》七
一卷。宋王阮(约1178年前后在世)撰。王阮,字南卿,德安(今江西德安县)人。生卒年不详。王之曾孙。隆兴元年(1163)进士。绍熙中,知濠州,修战守具,金人不敢南侵,改知抚州。韩侂胄闻其名,召入奏,授
一卷。辑佚书,南齐沈驎士撰,清马国翰辑,载于《玉函山房辑佚书》中。据《南齐书》,沈驎士字云祯,吴兴(今浙江吴兴县南)人。征聘不就,其所注《易礼书老子要略》数十卷。故马国翰辑之以《要略》名之。其《易》学
四卷。清黄元御(生平事迹详见《周易悬象》)撰。此书为黄氏研究《内经》心得。所以称为“素灵微蕴”,是因黄氏以《素问》、《灵枢》等经典著作为本,阐发其中精微奥妙之义蕴。书成于乾隆十九年(1754)。书中载
一百四十卷。《外集》二十卷。《逸句》二卷。《补遗》二十二卷。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编。生平见《御选唐诗》条。此书认为赋自屈原、宋玉以来,即与诗别体。自汉迄宋,文质递变,格律日新。元祝
四卷。明黄训(详见《名臣经济录》条)撰。黄训喜读书,每读一书,即从中摘取一两件事,论证其是非,积久而成一帙,共四卷,一百九十三条,也有一书中摘取数条的。虽于每条之首各题为“读某书”,但绝非序录、题跋之
一卷北史札记 三卷。清李慈铭撰。李慈铭,有《魏书札记》,已著录。撰者以宋、齐、梁、陈书校南史,以魏、齐、周、隋书校北史,成此札记。是书考证详细、准确,可资参用。虽其中文字与原史书相校有差异之处,但于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