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疏山集
十七卷。吴悌(?-1568)撰。吴悌,字思诚,别号疏山。金溪(今属江西)人。明学者,嘉靖十一年(1332)进士,官至兵部侍郎,谥文庄。其学出于王守仁,然清苦刚介,卓然独立。《吴疏山集》17卷,其中吴悌作品只有三卷,且其中尚有《聂氏墓志》和《胡氏表》二篇为赝品。第四卷乃《言行录》,是其门人李约所编。第五卷以下皆为诰敕及表章颂美之文。此书原名《吴疏山纪实录》,后因多次重刊之中不断增附,故改名为《吴疏山集》。而附益之文达十四卷,末大于本,失其初编之旨。
十七卷。吴悌(?-1568)撰。吴悌,字思诚,别号疏山。金溪(今属江西)人。明学者,嘉靖十一年(1332)进士,官至兵部侍郎,谥文庄。其学出于王守仁,然清苦刚介,卓然独立。《吴疏山集》17卷,其中吴悌作品只有三卷,且其中尚有《聂氏墓志》和《胡氏表》二篇为赝品。第四卷乃《言行录》,是其门人李约所编。第五卷以下皆为诰敕及表章颂美之文。此书原名《吴疏山纪实录》,后因多次重刊之中不断增附,故改名为《吴疏山集》。而附益之文达十四卷,末大于本,失其初编之旨。
一卷。明黄秉石(生卒年不详)撰。黄秉石,字复了,江宁(今江苏省江宁县)人。万历中以荐为推官,官至严州府同知。此书杂采各家诸书,饾饤少绪,又多不注出处,盖为其随手笔记,未有铨次体例而已。
四十卷。清胡昌基(生卒年均不详)辑。胡昌基字云伫,平湖(属今浙江)人。此集为二函二十册,共四十卷。所收朱彝尊等一千九百三十家诗人之作,共三千九百余首。卷首有徐士芬、沈曾植等序,卷末有金兆蕃后序。劳乃宣
十卷。韦更斯撰。韦更斯,英国人。《海塘辑要》江南制造局本。共十卷。英国人付兰雅口译,新阳人赵元益笔录。全书分十卷,于择地、筑塘、泻水、辟田、修筑旧塘等方法及工程经费、公私利益皆有详载。海塘关系国计民生
一卷。元顾瑛纪游唱合之作,明袁华编次成帙。顾瑛生平事迹见《玉山草堂》条。所游自昆山以外,如天平山、灵岩山、虎丘、西湖、吴江、锡山、上方山、观音山等,总题为玉山。游非一人,而由瑛主持。游非一地,但往来聚
十二卷。明周汝登(约1592年前后在世)撰。周汝登,字继之,又字海门,浙江山乘县人,生卒年不详。万历五年(1577)进士,累官南京尚宝卿。著有《东越证学录》、《圣学宗传》。是集为周汝登诗文集。凡十二卷
四卷。清方宗诚(详见《读易笔记》)撰。该书本于“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之义,阐发《春秋》一书中的义理。多逞臆高谈,议论多而考证少。认为《春秋》三传中有可法可戒而未尽者,有似是而非者,不为之阐
二卷。元周致中撰。致中生卒年不详。江陵(今属湖北)人。官任知院,“奉使外番者六,熟知四夷人物风俗。”(《四库全书总目》)此书本名《裸虫录》,后人重编时改为今名。书中著录了二百余个国家和民族,编一百五十
十二卷。顾尔行编。顾尔行,明代归安(今属浙江吴兴县)人。万历甲戌(1574)进士,官大名府推官。张瀚撰《疏议辑略》所载止武宗以前,故尔行复录世宗、穆宗朝诸疏,以续其书。明至世宗以后,纪纲日弛、议论日多
一卷。清王开云编。谱主王文雄(1749-1800),字殿宣,贵州玉屏人。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入大学士博恒军,曾随傅恒征缅甸,又随大将军阿桂征金川,嘉庆初以镇压湖北白莲教有功,升固原提督,嘉庆五
十卷。清易顺鼎(1858-1920)撰。生平详见《琴志楼词》(辞目)。此编共十卷。卷一为赋、卷二为骈文、卷三至卷七为古今体诗,卷八为词,卷九为南北曲,以上皆作于光绪三年(1877)至四年(1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