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三极图贯
八卷。清冯道立撰。冯道立字务堂。东台人。咸丰元年(1851)举学廉方正。还著有《淮扬水利图说》。此书所说三极,即天极、地极、人极。作者想用图式方法阐明周易实是贯通天、地、人、万事万物的规律,因此凡是过去先儒所作的易图,全部采用,对其没有图的易理,则据自己的理解补出,并列图说于后。全书共收图三百三十三幅。于旧图陈言,不辨真伪正误,一概采用,有人论之曰:“网罗旧籍,包孕古今,总括礼东行政,未免杂而不纯。”有咸丰年间刊本。
八卷。清冯道立撰。冯道立字务堂。东台人。咸丰元年(1851)举学廉方正。还著有《淮扬水利图说》。此书所说三极,即天极、地极、人极。作者想用图式方法阐明周易实是贯通天、地、人、万事万物的规律,因此凡是过去先儒所作的易图,全部采用,对其没有图的易理,则据自己的理解补出,并列图说于后。全书共收图三百三十三幅。于旧图陈言,不辨真伪正误,一概采用,有人论之曰:“网罗旧籍,包孕古今,总括礼东行政,未免杂而不纯。”有咸丰年间刊本。
二卷。清郭麟(生卒年未详)撰。郭麟著有《金石例补》,是有名的浙派词人。其论词推许南宋姜夔、张炎一派,于清代词人则奉朱彝尊为教主。本书论述清初及同时友朋之词,间亦及于宋元诸家。卷首即开宗明义,分词体为四
一卷。宋赵师秀(约1204年前后在世)编。(见《清苑斋集》条)。此集录唐代五、七言律诗。上起沈佺期等七十六人,以五言居多,七言仅十分之一。此书毛晋曾刊、面世较晚,故为世人所罕论,但去取颇精审。此集前后
三十八卷。明何景明(1483-1521)撰。何景明字仲默,号大复山人,河南信阳人。弘治十一年(1498)举于乡,年仅十六岁,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中书舍人,官至陕西提学使。何景明志操耿介,与李
五十卷。宋欧阳修(1007-1072)撰。欧阳修生平见《毛诗本义》辞目。此集前列苏轼序及年谱。旧本每卷有熙宁五年(1072年)子发等编次数字。而苏轼序谓得于其子棐,乃次而论之。序作于元祐六年(1091
四卷。清顾思轼(1798-1884)编。思轼字景和,号雪堂。江苏太仓人。事迹不详。谱主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太仓人。明宗祯四年(1631年)进士,官至左庶子。为复社成员。南明弘
十二卷。明赵谦(1351-1395)撰。赵谦原名古则,后更名谦,字撝谦,余姚(今属浙江)人。明初修《洪武正韵》,应征入京,持议不协,出为中都国子监典簿。罢归,不久被荐为琼山县教谕。博究经子,尤精字学,
予其惩而,毖后患。莫予荓蜂,自求辛螫。肇允彼桃虫,拚飞维鸟。未堪家多难,予又集于蓼。
八卷三十回。明杨尔曾(详见《东西两晋志传》)撰。长篇神魔小说,叙传说中八仙之一韩湘子修炼成仙及其度韩愈之事。书约成于明末天启年间。故事从汉代写起:汉丞相安抚生之女灵灵婚姻事被皇帝干涉,抑郁而死,转生为
①十二卷,首一卷。清王镛修,秦寅纂。王镛字闻达,河北房山(今北京市房山县)人。贡生出身,康熙四十六年(1707)任单县知县。秦寅字东旭,济宁人,举人出身,名孝廉。单县志创修于明隆庆三年知县夏维藩,再修
一卷。明唐枢(生平事迹请参考《宋学商求》条)撰,其门人吴思诚编。以其承受于师门者积为一书,故名之曰《积承录》。卷首即以“真心”二字立义,全书宗旨立于此。书中阐发,较《因领录》尚稍纯正。但录中引《圆觉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