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观彖疑问
二卷。大传章旨二卷。不著撰人名氏。前面只署“上谷手授”,不知是谁,也不详其时代。其书于六十四卦各为总说《大传》章旨,于各章也总为疏解,都没有什么奥义。《四库全书总目》入存目。
二卷。大传章旨二卷。不著撰人名氏。前面只署“上谷手授”,不知是谁,也不详其时代。其书于六十四卦各为总说《大传》章旨,于各章也总为疏解,都没有什么奥义。《四库全书总目》入存目。
一卷。南朝齐梁时期陶宏景(465-536)撰。陶宏景,又作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晚号华阳真逸,又号华阳真人,谥真白先生,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市)人。陶弘景幼年读书万余卷,受老庄哲学和葛洪的神仙
四卷。清黄燮清撰。生平籍里见《倚晴楼诗集》条。集卷一辑词牌“疏影”,题为《题张松溪泰初花影吹笙图》、词牌“念奴娇”,题为《题诸子良嘉果枣花谦学拍图》、词牌“齐天乐”,题为《七月既望偕陈湘鱼作敬吴仙延变
① 一卷。清牛运震(1706-1758)撰。运震字皆平,号真谷,又号空山,山东滋阳人。著有《空山堂十七史论》、《空山堂集》、《空山堂春秋传》二十卷、《空山易解》四卷及《周易解》。其《四书解》虽已定稿,
八卷。清余澍畴撰。余澍畴,生卒年不详,浙江山阴(今属绍兴)人。同治元年(1862年),江皖太平军、捻军及在云南起义的蓝大顺(即蓝朝柱)兵入陕西境内,陕省回民揭竿起应,围攻地当陇蜀咽喉的凤翔府。时余澍畴
五卷。清夏大林(生卒年不详)撰。夏大林,字用雨,号梅皋,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州)人。此书称《心印》,取与屈原心心相印,设身处地理解屈原作品之意。夏氏先注《九歌》十一篇,置于箱中数年,因毛云孙阅后请注屈原
二十四卷。明吴廷(生卒年不详)辑。吴廷(即吴廷羽),字左干,安徽休宁人。吴廷羽善画佛像。其子吴用卿喜收法书名画,吴廷羽便据之编辑《余清斋帖》。该帖正帖十六卷,续帖八卷,其中所收书迹多经董香光和杨明时鉴
三十六卷。清阮元(1764-1849)撰。阮元字伯元,号芸台,清江苏仪征人。乾隆时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官浙江、江西、河南巡抚,湖广、两广、云贵总督等职,道光时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平生提倡学术,治汉学,
二卷。元吴镇(1280-1354)撰。镇字仲圭。自号梅花道人。嘉兴(今浙江嘉兴)人。画家。性格抗怀孤往,穷饿不移。此集为其乡人钱棻摭采题画之作,荟萃成编。镇画深自矜重,不轻易为人作。后来画贾伪为题识,
六种,二十卷。清蒋湘南撰。蒋湘南字子潇,固始(今属河南省)人。曾主讲关中书院,治经学,旁通舆地农田水利诸学,亦善为诗。全集所收书为《七经楼文钞》六卷、《春晖阁诗钞》六卷、《卦气表》二卷、《游艺录》三卷
十卷 明徐用宣(生卒年不详)撰。徐用宣,衢州(今属浙江省)人。此书首列脉诀,次列方论、针灸图形。共分为七十二门,六百二十四方。旁征博引,广采诸医籍。论述发明颇少,多袭旧文。此书作于永乐年间中期。有嘉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