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易集传

周易集传

八卷。元龙仁夫撰。龙仁夫字观复,号麟洲,生平未详。董真卿曰:“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官湖广儒学提举”。《吉安府志》曰永新(今江西永新)人。《元史·儒学传》附载于刘诜传中,称荐为江浙儒学副提举,不就。此书成于至治元年(1321年),董真卿称其有《自序》一篇,今本无。《经义考》于旧序例皆收录,亦无此篇,则其佚已久。其书原为十八卷,朱彝尊从李良年借抄,注云阙,盖亦八卷之本。《吉安府志》称其“立说主《本义》,每卦爻下各分变象辞占。谓《杂卦》为古筮书,《春秋传》所引屯、固、比、入、坤、安、震、杀,皆以一字断卦义,此类是也。孔子存之,以为经羽翼,初非创作。其言先儒所未发。”《元史》亦亟称之。李良年识语又云:“传中释经义,殊有独见,不随人步趋,释象或似巧,然俱有精凿可采之处,宜锡鬯叹为元人说经之最。”四库馆臣说:“今观所注,虽根据程、朱者多,而意在即象诂义,于卦象爻象互观析观,反复推阐,颇能抒所心得,非如胡炳文等徒墨守旧文者也。”朱彝尊《曝书亭集》有此书跋,谓通志堂刻经解时,以其残缺,故未开雕。今存此书最早版本为清影写元抄本,虽佚其十卷,然上下经及彖象传皆尚完具。四库著录者当即其本。又收入《别下斋丛书》、《丛书集成初编》。清尹继美《鼎吉堂全集》又有补遗、考证、校正各一卷。

猜你喜欢

  • 书史会要

    九卷。附补遗一卷。明陶宗仪(生平详见《国风尊经》)撰。此书载历代能书之人,上起三皇,下至元代。各卷所记如下:卷一,三皇至秦。卷二,汉与三国。卷三,晋。卷四,宋、齐、梁、陈、北齐、隋。卷五,唐与五代。卷

  • 懿言日录

    一卷、《二录》一卷、《续录》一卷、《别录》一卷,附礼闱分校一卷、七规一卷。清王哲生(生卒年不详)撰。哲生字素岩,昆山(今属江苏省)人。康熙二十一年(1682)进士,官翰林院编修。此书按年编辑成帙,日录

  • 读易绪言

    二卷。明朝钱棻撰。钱棻字仲芳,浙江嘉善县人。崇祯十五年(1642)举人。钱士升子。少承庭训,于《易》尤精。士升尝作《易揆》,此书推衍其未尽之意,以为绪余,故称为“绪言”。首先用八宫各统八卦,作说八篇。

  • 养一斋文集

    二十卷。《补遗》一卷。清李兆洛(1769-1841)撰。李兆洛字申耆,晚号养一老人,学者称养一先生。客居武进(属江苏境)人。嘉庆十年(1805)进士,改庶吉士。官凤台知县。工诗古文,精考证,尤长于舆地

  • 医经正本书

    一卷。宋程迥(已著录)撰。作者博通经史,著述甚多,此书系有感于邪说误人,为正世俗愚见而作。全书十四篇,首论唐、宋两朝医政,然后依次为论伤寒温病热病无传染之理;论五运六气感伤总名曰时气,亦无传染;论四时

  • 印古堂诗话

    不分卷。明朱得之(生卒年不详)撰。朱得之字本思,号近斋。靖江(今属江苏)人,一作乌程(今浙江湖州)人。从学于王守仁,颇精老庄之学,著有《参玄三语》、《庄子通义》、《宵练匣》、《及是书》等。《印古堂诗话

  • 春秋集传辨异

    十二卷。清赵培桂撰。培桂字月亭,汉南(今湖北宜城)人。咸丰初出知武安县事,后补汝州州同,不久调陈留。公务之余,潜心经学,专力著述。该书前有同治六年(1867)作者自序,知书始作于咸丰五年(1855),

  • 新法算书

    一百卷。明徐光启(1562-1633)等撰。徐光启字子先,上海徐家汇人。万历三十二年进士。崇祯五年(1632)升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并参机要,后又兼任文渊阁大学士。他的研究范围广泛,以农学、天文学

  • 七政推步

    七卷。明贝琳撰。贝琳字宗器,金陵(今南京)人。幼习儒学兼通天文,被荐入钦天监为监副。居家以孝友称。该书即玛沙伊德之回回历,洪武年间译出,并设回回历科,隶属钦天监。终明一代此历与大统历参用,颇受重视。其

  • 归田诗话

    三卷明瞿佑(1341-1427)撰。瞿佑字宗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著有《四时宜忌》。瞿佑于明成祖永乐中以诗祸入狱,谪戍保安,至明仁宗洪熙元年(1425)得免。返归故里后,即仿欧阳修《归田录》而作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