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礼传

周礼传

十卷。《图说》二卷。《翼传》二卷。明王应电撰。王应电(生卒年不详),昆山(今属江苏昆山)人,受业于魏校之门,笃好《周礼》,用力甚深。除著有《周礼传》、《图说》、《翼传》外,还有:《周礼诂》、《同文备考》、《书法指要》、《六义音切》等。王应电精心研究《周礼》数十年,先探求圣人的思想,追溯礼的来源,次考据天象之交,究设官之意,推理正官离合原因,明纲维统体之极,因显以探微,因细以律大,遂成《周礼传》一书。《周礼传》、《图说》、《翼传》三书各为卷幅,相辅相承。《周礼传》去《考工记》而不录,割裂宦序之文,凡同职相统者,使区分部居,略嫌杂乱。然其论说颇为纯正,虽略于考证,而义理多发明。《图说》用以稽考传义,有的有图无说,如“职方氏九州”之类;有的有说无图,如“女官”、“女奚”、“女奴”各辨。上卷《明堂表》也有录无用,为原本所缺,下卷缺《井邑》、《邱甸》各图,则在《翼传》中出现。其观点之间亦有颠谬,如:解“社”,图“冕服”、“南郊”、“井邑”。《翼传》中《冬官礼义》拟补“土司空”、“工师”、“梓人”、“器府”、“四读”、“匠人”、“垒壁氏”、“巡方”、“考工”、“准人”、“丧夫”、“柱下史”、“左史”、“右史”、“水泉”、“鱼政”、“盐法”、“豕人”十八官,未免揣测。《天王会通》以《天官》所列诸星分配诸官,实为牵强。尽管王应电《周礼传》、《图说》、《翼说》三书掺有臆说,而发挥义理,尚为纯正,《周礼》、《礼仪》至明几乎为绝学,此书为明代“礼学”之较高成就,于礼学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版本有万历刊本,残存;嘉靖四十二年(1563)吴凤瑞刻本。

猜你喜欢

  • 世事通考

    二卷。明陆嘘云撰。分类搜辑常用的通俗词语,包括天文、地理、时令、人物、衣冠服饰、文武职官、百工、杂物、草木、鸟兽及荤素食品等门类,皆略释音义。兼载《五经》、《四书》难字,并附列异体字与通行字字形对照表

  • 香草吟

    清徐士俊撰。徐士俊,生卒年不详,清初戏曲作家。原名徐翙,字三有,号野君,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兼工文章戏曲音乐绘画,趣味丰富,多才多艺,尤爱观俳优之戏,以为骚人逸士兴会所至,若非此类不足称知己。与

  • 匏庵遗集

    三卷。清石璜(约公元1684前后在世)撰。石璜,字夏宗,别号匏庵,江苏如皋人,生卒年及生平皆不详。工诗文,本集是其子石等所编,据目录当为五卷,而此本仅为三卷,已佚其二,不是全本。有清通行本。《四库全书

  • 经义悬解

    五卷。清徐寿基撰。寿基字桂珤,江苏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县)人,生卒年不详。光绪六年(1880)进士,官山东某县知县。此书侧重考订经书中悬而未决的问题。作者用力虽勤,且有个别可取之处,但疏略不少。如《论语

  • 卦气表

    一卷。清蒋湘南撰。蒋湘南字子潇,固始人。道光间举人。著有《七经楼文钞》、《周易郑虞通旨》等书。此书为象数派易学著作。作者认为“卦气乃归藏之法,归藏乃黄帝之历”。而所谓“历象”,即分别为黄帝创制的甲子历

  • 巢经巢诗钞

    九卷。《后集》四卷。清郑珍(见《巢经巢遗稿》条)撰。郑珍诗作学杜甫,实则与黄庭坚相类,讲究无一字无来历,是以学为诗者。凡所遭际山川之险,跋涉之窘艰,友朋之聚散,室家之流离与盗贼纵横,人民涂炭等世事,一

  • 米襄阳外纪

    十二卷。明范明泰撰。范明泰,字长康,嘉兴(今属浙江)人,生卒不详。万历二十八年(1600)举人。该书主要编录北宋书画家米芾遗事。米芾,字元章,号海岳外史。襄阳(今属湖北)人,世称米襄阳。该书分恩遇、颠

  • 考工记辨证

    三卷。陈衍(1856-1937)撰。陈衍字叔伊,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著述甚多,辑有《福建通志》诸书。陈氏自序称:“窃谓郑君(玄)惟未精于算,故注《考工记》如轸与轐之类,间有误者。贾(公彦)疏又多

  • 黄山纪胜

    四卷。清徐璈撰。徐璈,著有《诗经广诂》等。《黄山纪胜》清刻本,共四卷。旧志黄山者甚多。与他志相比,兹篇考黄山之高甚详,为他志所不及。旧新安志谓黄山高一千一百八十仞。图经则谓高一千三百七十丈。又有谓黄山

  • 词林逸响

    四卷。明许宇(生卒年不详)辑。全书分为风、花、雪、月四集,每集一卷。前二卷收明代散曲作品一百二十套。后二卷选录元明戏曲名作《琵琶记》、《西厢记》、《荆钗记》、《白兔记》、《幽闺记》、《浣纱记》中曲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