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品花宝鉴

品花宝鉴

清陈森(1797-1870)撰。陈森字少逸,号采玉山人,又号石函氏,毗陵(今江苏常州)人。他平生酷爱古文诗赋,科举屡试不第,久寓北京。诗文未传,除本书外,早年客居都中时,曾写过一部《梅花梦》传奇。《品花宝鉴》又名《怡情佚史》、《燕京评花录》,全书六十回,五十余万字。叙述名士梅子玉和男伶杜琴言相恋的故事。据《菽园赘谈》记载,乾隆以来,“京师狎优之风冠绝天下,朝贵名公,不相避忌,互成惯俗”。此书内容如果单从同性恋角度看,无论情正或情邪,均属一种社会病态,但是,从当时腐朽颓靡的社会现实来看,作者不仅描述了这种上流社会荒淫无耻的“狎优之风”,写了地位低下的优伶戏子们的屈辱生活,而且还注入了作者的思想情趣。他企图通过梅子玉和杜琴言二人情趣相投,洁身自好,重在神交,平等相处的“情之正者”与纨绔子弟、淫贼恶棍玩弄、奸淫优伶的“情之淫者”的对比描写,来划分人世间的情之邪正,寓劝惩之意,较为可取。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将《品花宝鉴》列入“狭邪小说”类,并指出其首开长篇狭邪小说先河。此外,书中还有大量性生活的描写,不堪入目,皆属糟粕。其书版本较多,最早为道光己酉刊本,后有咸丰刻本、朱丝栏抄本、民国二十年受古书店铅印本、申报馆排印本等。199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尚达翔校点本为目前最完备之版本。

猜你喜欢

  • 神异经

    一卷。旧题东方朔(前154前93)撰。东方朔字曼倩,平原厌次(今山东惠民县)人,西汉文学家。武帝初即位,征天下举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超次擢用。朔上书,高自称誉:“臣朔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

  • 茶香室丛抄

    二十三卷、续抄二十五卷、三抄二十九卷、四抄二十九卷。清俞樾(见《诸子平议》)撰。此书是一部杂纂之作,共一百零六卷。因俞樾之妻姚夫人居室名为茶香室,俞樾为纪念夫人,以书自娱而撰此书,特命名为《茶香室丛抄

  • 国文法教科书

    一卷。近代傅熊湘(生卒年不详)撰。熊湘字君剑,号钝庵,湖南醴陵人。曾任湖南省政府秘书,湖南图书馆馆长。傅氏认为《马氏文通》卷帙繁重,不适教授之用,遂删繁择要而成此编。立说皆依马氏,略无修正,偶有增益,

  • 春秋三传谳

    二十二卷。宋叶梦得(详见《春秋传》)撰。知唐啖助、赵匡及宋孙复一反汉晋以来尊经重传之传统,提倡弃传求经,直于经寻求《春秋》大义,此风影响了整个宋代经学。叶氏亦受其影响,故此书摘抉三传是非,主于信经不信

  • ■经笔记

    一卷。清陈倬(生卒年不详)撰。陈倬,清经学家,字培之,江苏元和(今江苏苏州市)人。倬受业于长洲陈奂。生平著述,以经义居多。曾经遭到盗寇的抢劫,所著述的文章尽付之于火烬。这部书稿也只残留下十分之一,后曾

  • 钦定四书文

    四十一卷。清方苞(1668-1749)等奉敕编撰。方苞,字凤九,号灵皋,晚号望溪。安徽桐城人。康熙进士,雍正时曾充一统志馆总裁。乾隆时累官至礼部右侍郎,系桐城派创始人,与刘大櫆、姚鼐并称“桐城三大家”

  • 直隶沣州志

    二十八卷,首三卷,清安佩莲修,孙祚泰等纂。安佩莲,字玉青,贵定人,嘉庆七年(1802)进士,曾任沣州知州。孙祚泰,字文冈,沣州人,举人,曾任宁远县训导。沣之得名,肇于《禹贡》,置州则自西魏始。由是为郡

  • 孤树裒谈

    十卷。明李默(?-1556)撰。李默,字时言,瓯宁(今福建建瓯)人。李默博雅而有才辩,以气自豪。官至翰林学士。著有《建阳人物传》等。《孤树裒谈》是记叙明洪武年间至正德年间事迹的笔记小说。取材群书约三十

  • 淮海居士长短句校记

    一卷。清朱孝臧(1857-1931)撰。朱孝臧原名祖谋,字古微,号沤尹,又号疆村,浙江归安(今吴兴)人。光绪进士,官礼部侍郎。词风近于吴文英。辛亥革命后多怀恋清室之作。有《疆村语业》。对辑校词籍用力甚

  • 易经衷论

    二卷。清张英(1637-1708)撰。张英字敦复,号乐圃,谥文端。安徽桐城人。康熙六年(1667)进士。历官翰林院学士,礼部、兵部侍郎,礼部、工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深得康熙器重,始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