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四书讲义尊闻录

四书讲义尊闻录

二十卷。清戴鋐撰。鋐字景亭,长洲(今江苏长洲县)人。生卒年不详。戴鋐此书乃辅翼《四书大全》之作。每章之前有总旨,每节之后有本义及附解。总旨、附解采用《四书大全》所录诸家之说,并增加了元明以来诸家之说;本书则诠释经文,类似直讲的体例,概亦科举之学。

猜你喜欢

  • 春秋程传补

    二十卷。清孙承泽(详见《尚书集解》)撰。程颐晚年作《春秋传》未毕即去世,其书内容始于隐公元年、止于桓公九年,故承泽集诸家说为补,书成于康熙九年(1670)。此书桓公九年以前全录程书,其间词义简约者重为

  • 杜诗分类

    五卷。明傅振商撰。傅振商字君雨,汝阳(今属河南)人,生卒年不详。万历三十五年(1607)进士,官至南京兵部尚书。杜诗分类始于王洙千家注。傅振商此编,则又因千家注本小为更定而成。《四库全书总目》列为存目

  • 古今律历考

    七十二卷。明邢云路撰。邢云路字士登,安肃(今河北徐水)人。万历进士。曾任河南佥事,陕西按察副使等职。其书详于历而略于律。只六卷讲音律,辨黄钟三寸九分之非,甚为精当,余无新意。六十六卷讲历法,从六经到明

  • 易古文

    三卷。清李调元撰。调元字雨村,号墨庄,绵州(今四川绵阳)人,乾隆进士,官至潼商道。尝辑有《函海》一书,并著有诗集诗话等。此书凡三卷,据其自序云:“讲易之余,多集古本,互相考质,其有文字异同之处,随时笔

  • 翠滴楼诗集

    六卷。清冯云骕(约1691年前后在世)撰。冯云骕,字懿生,代州(今山西代县)人,生卒年均不详。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官翰林院编修。《翠滴楼诗集》六卷皆所作古今体诗,冠为赋一篇,殿为词一阙。冯云骕

  • 春秋说略

    十二卷。清郝懿行(详见《易说》)撰。懿行通经学,尤深于小学。该书于乾隆壬子(1792)脱稿,乙卯(1795)校订,嘉庆乙丑(1805年)读法坤宏《春秋取义测》,复加以校订,可见用力之勤。作者在《叙例》

  • 仪孝堂诗集

    二卷。清何承徽撰。何承徽,衡阳(湖南省衡阳市西北部)人。生卒年不详。何通隐之女。嫁湘乡张伯纯。何承徽夫家母族并为名门,两先生又通才硕学,余事能诗,佳句流传,世所推仰。何承徽姊妹娣姒各擅才名,篇什唱酬,

  • 三松堂墨刻

    八卷。清潘奕隽(1740-1830)书。潘奕隽,字守愚,号榕皋,一号水云漫士,晚号三松老人,江苏吴县(今亦属江苏)人。乾隆己丑进士,曾官户部主事。书宗颜、柳、篆、隶甚为佳妙,几入秦、汉之室;山水画别有

  • 祥符乡贤传

    八卷。明李濂(1488~1523)撰。李濂,字川父,祥符(今河南省开封市)人,明正德九年(1514)进士,官至山西按察司佥事。《祥符乡贤传》记载祥符县明代人物,《祥符县志》所载人物仅有名氏,其生平事迹

  • 塔影楼遗稿

    一卷。清间士珠(1855-1880)撰。间士珠,字还浦,江苏娄县(今上海松江)人,张声驰之妻。清代诗人。此书刊于光绪六年(1880),书前有其夫张声驰所写序言,共存诗七十七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