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夏小正正义

夏小正正义

一卷。清王筠(详见《毛诗重言》)撰。是书主要依靠黄叔琳注本来作解释,其对金履祥、张尔歧及黄说全谬者删之,是非互见者辨之,全谬而易惑后人者亦辨之。书前有咸丰二年(1852)自序,系为此书与它书同刻时总序;又有道光二十九年(1849)、三十年(1850)两序,叙述作是书之情。又有凡例五则。是书体例为先总列经文在前、后复每月分列经文,再列传文,凡文字异同,音注辨正,随注于下,颇有古风。王氏精通小学,注中随处可见,如以柳秭为荑之后出字,羊为之讹字,拂桐芭为葩之省字等等,此类俱见特长。其注有申明传文之义者,如“园之燕如燕朝燕居之燕”,“嗛鼠今谓之仓鼠”,“除田谓公田私田”;又有驳正传义者,如“万者干戚舞,不及简兮传以干羽释万为完备”,“执陟者陟即骘,《月令》季春乃合累牛腾马,游牝于牧,仲夏游牝别群,则絷腾驹即此;攻驹者夏官廋人攻驹;郑注其蹄啮者,校人夏颁马攻特,先郑注攻特谓骤之是也,传似皆误”;其它象以正为政之古文,非正朔之正,“《国语》又引《夏令》,令即政也,若是正朔,何分大小?”此释《夏小正》名义至为明确;又辨菽藦云:“煮梅剥瓜,皆上字是事,下字是物,若下文直书菽藦,不言其事,非例也。”尤能会通全书之体例。然书中也不免有过失之处,比如“夏有煮祭”,煮当为暑,谓夏世有迎暑之祭,王氏引夏祭曰礿,以相附会;又如“一则在本,一则在末”,此当谓夏至之气,或在月初或在月终,无定日,王氏以为二句难解,谓夏至前十五日为月本,后十五日为月末。然此等皆小失,论其大体,则远超过黄叔琳注本。是书有咸丰刻鄂宰四种本,《天壤阁丛书本》。

猜你喜欢

  • 玉茗堂集

    二十九卷。明汤显祖(1550-1616)撰。汤显祖,字义仍,号海若,海若士,若士,别署清远道人,晚年自号茧翁,明代戏曲作家,文学家。临川(江西抚州)人。汤显祖出身于书香世家,少有才名。十四岁进学,二十

  • 佩芬阁梵余

    一卷。清查若筠(生卒年不详)撰。查若筠,字珮芬,号缑山谪客,浙江海宁人,刑部郎中查世倓之女,兵部员外秀水汪如兰之妻,清代诗人。此书有道光十三年(1833)刊本,书前有曹贞秀、顾蕙、其兄查元称、娣赵棻,

  • 师伏堂笔记

    三卷。清皮锡瑞(1850-1908)撰。皮锡瑞生平事迹详见《易经通论》。皮锡瑞为学博贯经史,遍读经、史、子、集诸部之书,每有考订心得,随笔记述,以成此书,因慕西汉今文学大师伏生,署所居曰“师伏堂”,据

  • 凝斋笔语

    一卷。明王鸿儒(生卒年不详)撰。王鸿儒字懋学,南阳(今属河南)人。少工书,家贫,为本府书佐。成化二十三年(1487)第进士,累擢山西副使。武宗时迁南京户部尚书。王鸿儒清正自持,为学务穷理致用,为世人所

  • 乐圃诗集

    七卷。清颜光敏(1640-1686)作。颜光敏,字逊甫、修来、号乐圃。曲阜(今属山东曲阜市)人。康熙六年(1667)进士。官任国史馆中书舍人、礼部主事、考功司郎中、《一统志》纂修官等。好周游名山大川,

  • 李群玉集

    三卷。《后集》五卷。唐李群玉(约847前后在世)撰。李群玉,字文山,澧州(今属湖南省)人,生卒年均不详。官至弘文馆校书郎。李群玉为人清才旷逸,不乐仕进,喜工书法,尤以吟咏自适。著有《李群玉集》,其诗笔

  • 金龙祠墓录

    四卷。清仲学辂编辑。仲学辂,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浙江金龙四大王祠,也称灵惠庙,位钱塘孝女北管下墟,祀宋代谢绪。谢绪为宋代谢太后族人,愤金灭宋朝,赴水自尽。自明太祖为其加封立庙祀,清始立庙于鱼台,而钱

  • 德化县志

    ①十六卷,清高植纂修,沈锡三续修,罗为孝续纂。高植,字槐堂,浙江武康县人,乾隆十四年(1749)进士,十六年(1751)任德化县知县。官至松江府同知。沈锡三,浙江德清人,乾隆四十年(1775)任德化知

  • 苏山选集

    七卷。明陈柏(约1565前后在世)撰。生平详见《苏山集》(辞目)。是集为福建莆田黄谦选定。凡七卷。诗四卷、文三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卷,恐传写之误。是集收入《四库全书·存目》。

  • 四书纂疏

    Q№&~痍鸆罽儎瑳p?痍Y羇.?x餬焜4帳帺参j鬂E戯\槛f娿稚????&畤貘監茌?=???┲v﨡?k%谱被?Lw Q<8 ?P??踷w<玝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