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太平天国己未九年会试干王宝制文

太平天国己未九年会试干王宝制文

一卷。清洪仁玕(1822-1864)撰。洪仁玕字益谦,号吉甫。广东花县人。洪秀全族弟。自幼攻读经史,而累试不第。道光二十三年(1843)为乡村教师,参加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会。次年应聘赴清远任教,同时发展拜上帝会会员。咸丰三年(1853)转至香港,结识瑞士巴色会教士韩文山,在西洋牧师处教书,并受洗礼。咸丰八年(1858)离香港赴天京(今南京)前夕,写有《香港饯别》等诗,抒发情怀。咸丰九年(1859)至天京,封干福王,又晋升为精忠军师、干王,总理朝政。作《资政新篇》,详述其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在当时有“文曲星”之称。咸丰十一年(1861)奉命赴安徽、浙江等处催兵,救援安庆。在行军途中,为晓喻军民,鼓舞士气,写了不少诗文,辑为《军次实录》。且发布《戒浮文巧言喧谕》,提出太平天国的文化主张。其《英杰归真》采用问答形式,阐明太平天国革故鼎新等主张,亦带有文采。同治三年(1864)被清兵俘虏杀害。著有《洪仁玕选集》。此书面署饮命文衡正总裁精忠军师干王宝制。会试题为:三星共照日出天,禾王作主救人善,尔们认得禾救饥,乃念日头好上天。此四句为天父上帝圣旨,载于天父圣旨书内。仁玕为此次会试文衡正总裁,盖作此以示楷模,而文亦华瞻。阐明其义颇备,文中有一股云,以字形示之,三旁加共洪也。禾下添乃秀也,王尚添人全也,隐然寓真主之圣名。显然作民极之圣主,玉食万方,岂徒然乎。试题之义,当以此为的解。按太平天国自开科取士以来,每试均汇选其较佳墨卷,旨准颁行,俾士子传诵。如建天京于金陵论、贬妖穴为罪隶论等。己末科试卷,未见传本。殆以既颁行干王宝制文,其他遂废而未印。篇末有自注云:本军师自幼习举子业,近已此调不弹。兹恭奉圣命,总典秋关,揭题后因窥见天父圣旨,至深至奥,思欲逐一发明,爰擟硃毫,一挥而就。见机心喜,为之粲然。有原刻本。

猜你喜欢

  • 魏三字石经集录

    一卷(石印本)。孙海波著。书分四篇,第一篇是拓本,第二篇是源流,第三篇是碑图,第四篇是古文。所录石经墨拓本,共一百八十七石。以三行直下式为正文,以品字式、古篆二体、古文一体、篆书一体、隶书一体诸石为附

  • 世史积疑

    二卷,旧称为元李士实撰,书前自序中写道“至正七年壬申(1347年)三月朔书。”据考证至正七年为了亥年,非壬申年;而元代亦未闻有李士实其人。惟有明新建(今属江西)人李士实。士实是成化进士,正德年间宁王宸

  • 兰溪县志

    七卷。清刘芳哲修,郭若绎、章允奇纂。刘芳哲,兰溪县知县。兰溪志,始修于明正德间,再修于万历三十四年知县程子鏊,此志为三修。《兰溪县志》康熙十一年(1672)刻本,全书共七卷,分为:卷一舆地类,卷二至三

  • 御定满洲蒙古汉字三合切音清文鉴

    三十三卷。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阿桂(1717-1797)等奉敕撰。这是满文、蒙古文、汉文三种文字对照的分类辞典。乾隆三十六年(1771)清高宗弘历命傅恒等为圣祖玄烨敕撰的《清文鉴》补注汉字以后,

  • 海昌丛载

    三十三种,四十八卷。清羊复礼编。羊复礼字敦叔,号辛楣,浙江海宁人。同治年间举人,曾在刑部为官。羊复礼性好刊书,曾辑其乡人著作,得二十九家,成《海昌诗文丛钞》,后书版由陕西图书馆购得,民国六年(1917

  • 韩非子拾补

    不分卷。清卢文弨(1717-1795)撰。卢文弨,字召弓,浙江余姚人。乾隆十七年(1752)中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读学士。喜欢校书、有《群书拾补》。《韩非子拾补》是收入《群收拾补》的第二十六种书。卢文弨

  • 古诗类苑

    一百二十卷。明张之象(1507-1587)编。张之象字玄超,一字月鹿,号王屋山人。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嘉靖中官浙江按察司知事。本书前有黄体仁序,序称:此书与张之象的《唐诗类苑》均因家贫而不能刊行,以

  • 三江考

    一卷。清毛奇龄撰。毛奇龄(1623-1713或1716),字名甡,字大可,一字齐手,号秋晴,学者又称西河先生。明季诸生。曾参加抗清斗争,失败后流亡山谷,筑斗室,读书其中。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

  • 续登州府志

    十二卷。清永泰纂修。永泰字石安,满洲人,乾隆七年(1742)任登州知府。考《登州府志》,创修于顺治十七年施闰章,虽规模大备,然历年久远,残缺颇多。永泰莅任后,即征询耆硕,详稽典籍,汇辑成编。《续登州府

  • 画响

    不分卷。明李永昌(约1636年前后在世)撰。李永昌,字周生,号黄海,安徽徽州(今歙县等地)人。林古度为是集序,时间约明末。其书皆自题所画之作,分为四册。皆五言绝句而不著题。《四库》撰纂人称其气韵亦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