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太清楼帖摹本

太清楼帖摹本

十卷。明陈钜昌(生卒年不详)重刻。陈钜昌,生平不详,可见《红绶轩帖》。据董其昌之题语,可知《太清楼帖》为宋徽宗大观年间,龙大渊等人检内府所藏晋唐墨迹,重加摹刻而成,其金石之工,较于淳化刻帖为胜,但传世日久,逐渐散佚,仅存断章残卷;后王元美购得五卷,后补一卷,董氏又补上首卷,余下的第三、六、九卷,则为陈钜昌遍访江南后从江阴夏茂卿摹得,始成十卷之完帙。《太清楼帖》或出于内府真迹或出于淳化阁帖重刻,历来见解不一,但据无遗山诗,《太清楼帖》出于万历时《长沙帖》,已无异议。陈氏重摹本,独存《太清楼帖》的本来样式,而且有董其昌题语,颇具价值。但近世所传陈氏摹本,帖肆往往为了冒充宋本,而任意割弃董氏题语,使得传本面貌迥异,十分可惜。有明吴县陈氏本。

猜你喜欢

  • 灵萱阁集

    八卷。明汤兆京(?-1619)撰。汤兆京,字伯闳,江苏宜兴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官至监察御史。著有《灵萱阁集》。是集为汤兆京诗文集,凡八卷。兆京廉正耿直,佐孙丕扬掌察典,尤力持公议,为群小

  • 群经释疑

    六卷,清黄维清撰。黄维清,广东梅县人,生卒及生平事迹不详。这本书是在十三经注疏及清儒经说中未妥贴者的基础上进行的,单以俞樾的言论为主。俞樾的学说散见于所著的群书之中,而以《茶香室经说》为准。诸条大多引

  • 歌麻古韵考

    四卷。清吴树声撰。树声(1819-1873)字鼎堂,一字筱亭,保山(今云南保山县)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举人,官山东肥城知县。工书,长于声音训诂之学,尚著《鼎堂金石录》、《经传释词续》、《六书

  • 尚书精义

    五十卷。宋黄伦(生卒年不详)撰。伦字彝卿,福州闽县(今福建闽侯)人,进士及第,授左承务郎。该书遍取前人《尚书》说解,依经文胪列,若有异同,则诸说并存,不加论断。每条首列张九成之说,似本九成《尚书详说》

  • 诒晋斋巾箱帖

    十六卷。清成亲王永瑆书,钱泳刻。永瑆生平见《诒晋斋法书》。钱泳生平见《诒晋斋法书》。嘉庆十二年钱泳摹刻永瑆书四卷,名为“巾箱帖”;嘉庆十六年增刻四卷,名为“集锦帖”,嘉庆十七年三月又增刻四卷,名为“藏

  • 全史吏鉴

    十卷。明徐元泰编,清张祥云补辑。徐元泰,直隶宣城县人,嘉靖进士,万历时官至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巡抚四川。书前有徐元泰自序,其中说,汉代司马迁为循吏立传,在于鼓励官吏奉法循理。这实际上是他编本书的

  • 大学呓语

    一卷。中庸呓语 一卷。清耿问翁撰。耿问翁字锡公,河南襄城(今河南襄城)人。是书首有问翁自序、其子耿论道序及参阅姓氏。呓语二字,系其自题。是书大旨就《朱子章句》随文敷义。自序称有总提,有过渡,有结束,有

  • 天启宫词

    一卷。明蒋之翘撰。蒋之翘字楚稚,秀水(今浙江嘉兴)人。生卒年未详。明末为避盗而隐居乡下。其家贫,然而好藏书。尝辑《晋书删补》一百卷、《槜李诗乘》四十卷。本书乃之翘搜辑明天启一代逸事,谱诸声律者。幽凄哀

  • 元史译文证补

    三十卷(内十卷有目无文)。清洪钧(1839-1893)撰。钧字陶士,号文卿。江苏吴县人。同治进士,授翰林院修撰。曾任驻俄、德、奥、荷四国公使。出使时见俄国人贝勒津所译波斯人拉施特《史集》、伊朗人志费尼

  • 书义主意

    六卷。元王充耘撰。王充耘字与耕,一字耕野,江西人。顺帝元统初年(1333年)以《书经》成进士,授同知永新州事,不久弃官养母。晚年潜心研究《尚书》,考订蔡传,名为《读书管见》;又撰有《书义矜式》。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