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夷门广牍

夷门广牍

一百二十六卷。明周履靖(生卒年不详)撰。周履靖,字逸之,号梅颠道人,嘉兴(今浙江省嘉兴)人。周履靖生性嗜书,爱好金石,专力于古文辞的研究。他志趣博雅,曾自筑篱笆墙,将河流引入其内,杂植许多梅花、竹子,每日读书于其中,并自号“梅颠道人”。周履靖在读书、著书之余,也经常与博雅之士出游,吟诗作赋,谈古论今。周履靖知识博洽,平生著述颇丰,有《菊谱》、《茹草编》、《唐宋卫生歌》、《益龄单》、《质龟论》、《天文占验》、《土牛经》、《画评会海》、《毛公坛倡和诗》、《唐宋元明酒词》、《夷门广牍》等几十种。而其中又以《夷门广牍》最有名。此书是周履靖收集历代稗史、野记及其他杂书及自著之书,编辑而成的一部丛书。书名“夷门”,自寓隐居之意。此书刊成于万历二十五年(1597),书首有自序。根据周履靖自序所称,以及其它诸书所收不同版本之《夷门广牍》,皆为一百五十八卷,收书一百零七种,分十三类。而《四库全书总目》在其存目中著录此书为一百二十六卷,收书八十六种,分十门。据研究者断定,四库馆臣在编《四库全书》时,所参用的“通行本”是不全之残本。《尊生牍》、《书法牍》、《画薮牍》三牍,皆有彩印零本传世,为后印者。周履靖在自序中称所辑有艺苑牍(共收有《文章缘起》一卷,梁任昉著,《释名》一卷,汉刘熙撰等十种书)、博雅牍(共收有《异域志》二卷,元周致中辑;《格古要论》三卷,明曹昭撰等五种)、尊生牍(收有《胎息经》一卷,幻真先生著;《天隐子》一卷,唐司马承祯著等十二种)、书法牍(收有《法书通释》二卷,明张绅撰;《干禄字书》一卷,唐颜元孙撰等三种)、画薮牍(收有《画评会海》二卷,附唐名公山水诀一卷,明周履靖撰;《天形道貌》一卷,明周覆靖撰等七种)、食品牍(收有《山家清供》二卷,宋林洪撰;《茹草编》四卷,明周履靖撰等九种)、娱志牍(收有《绿绮新声》三卷(现存卷一至卷二),明徐时琪撰;《玉局钧玄》一卷,明项世芳辑等八种)、杂占牍(收有《黄帝援三子玄女经》一卷,《黄帝宅经》二卷等十四种)、禽兽牍(收有《禽经》一卷,周师旷撰,晋张华注;《兽经》一卷,明黄省曾撰,明周履靖补等六种)、草木牍(收有《种树书》三卷,唐郭橐驼撰;《农桑撮要》一卷,元鲁明善撰等八种)、招隐牍(收有《逸民传》二卷,明皇甫涍撰,明刘凤补;《香案牍》一卷,明陈继儒撰等七种)、闲适牍(收有《五柳赓歌》四卷,晋陶潜撰,明周履靖和;《中峰禅师梅花百咏》一卷,元释明本撰等十四种)、觞咏牍(收有《青莲觞咏》二卷,唐李白撰,明周履靖和;《香山酒颂》二卷,唐白居易撰,明周履靖和等四种),而终以别传。共十三类,一百零七种。而《四库全书》存目中却称“观其自序,艺苑、博雅之下有尊生、书苑、画薮三牍,而皆未刊入。”并称此书凡八十六种,其门有十”。经后人研究,校以它本,推论四库馆臣所见《夷门广牍》为不全之残本。此书所收,包括历代稗官杂记与周履靖自著、吟咏以及诸公投赠之诗篇等,其中有很多古代科学技术资料。通过周履靖的辑刊,使许多零散单本赖以保存,并流传下来,可以说对保存古籍起了一定的作用。有万历间周履靖辑刊本,六十册,书中另有万历二十六年(1598)刘凤序、黄洪宪序、张献翼序及何三畏序,现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另有《影印元明善本丛书十种》本。

猜你喜欢

  • 易象钩解

    四卷。明陈士元(生卒年不详)撰。士元字心叔,应城(今湖北应城)人。官至滦州知州。是书专阐经文取象之义,前有士元自序,以京房之学为太卜所藏,此说殊难成立。且京氏之法绝不主象,而士元引以为明象之证,亦失其

  • 雅俗稽言

    四十卷。明张存绅撰。张存绅字叔行,号见其,华容(今湖北华容县)人。天启中由贡生官蒲圻县训导。是书有天启二年(1622年)吴炳序、孙谷引,天启三年(1623年)魏说、刘傅增订本序、刘秉铁序、孙谷又序,天

  • 孙文恪集

    二十卷。《附录》一卷。明孙升(约1550前后在世)撰。孙升,字志高,余姚(浙江)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授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著有《孙文恪集》。本书系其子等所编。所收文十四卷、

  • 身易

    一卷。清唐彪撰。彪字翼修,兰溪(今浙江金华)人。彪治河洛先天之学,尚空谈性命,流弊至深。此书名为《身易》,意谓自身之易,自称:“知乎此,体乎此,深造而实诣乎此,则不必玩索河洛,而身内之图书见,不必求合

  • 南省公余录

    八卷。清梁章钜撰。梁章钜(1775-849),字闳中,一字茝林,晚号退庵,福建长乐人。嘉庆进士,道光时官至署理两江总督。本书是他任礼部员外郎(道光元年至二年,即1821-1822)以后所作。按梁章钜的

  • 云麓漫钞

    十五卷。南宋赵彦卫(生卒年不详)撰。赵彦卫字景安,绍熙(1190-1194)年间曾任乌程长官,又任徽州通判。此书卷首有开禧二年(1206)赵彦卫自序,题曰新安郡守。其余生平事迹皆不详。据自序称,此书初

  • 三家诗异文疏证

    六卷。附《补遗》三卷。清代冯登府(详见前条)撰。本书以清代范家相《三家诗拾遗》为本,但对范书并非漫无抉择、完全袭用。如《汝坟》诗中“愵如调饥”一句,《三家诗拾遗》引韩诗作“朝饥”,《杖杜》诗中《其车》

  • 海寇议

    一卷。明万表撰。万表,字民望,浙江鄞县人。生卒年不详。明正德(1506-1521)末武进士。累官至都督同知佥事,南京中军都督府。当时,倭寇出没于江浙间,杀人劫货酿成大患。万表推原祸本,以为与当地汉奸勾

  • 骈字类编

    二百四十卷。清张廷玉(1672~1755)等奉清圣祖之命编撰。张廷玉字衡臣,一字砚斋。安徽桐城人。康熙三十九年进士。雍正时,初立军机,与鄂尔泰同为军机大臣,政务繁忙,但张廷玉强记慎密。所以清世宗非常欣

  • 省愆稿

    五卷。明刘魁(?-1549)撰。刘魁字焕吾,泰和(今江西)人。正德二年(1507)举人。官至工部员外郎。嘉靖初,疏谏雷坛工作太急,忤旨廷杖,与杨爵、同怡同长系镇抚司狱。久之释归而卒。隆庆初赠太常寺少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