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字书

字书

不著撰人名氏。按,《隋书·经籍志》列字书之目凡三:一曰《古今字书》十卷,二曰《字书》三卷,三曰《字书》十卷,均未言何时何人所撰,原书早已亡佚,无从可考。惟于群籍所引尚可略见端倪,但三者亦无法区分,清与近代学者只能一并辑其佚文。① 一卷。清黄奭(其生平不详)辑。黄奭字恩抡,甘泉(今江苏扬州)人。其所辑引《字书》的群籍有《颜氏家训》、《经典释文》、李善《文选注》、《五经文字》、《毛诗名物抄》、《汉书音义》、《广韵》、《集韵》等。考《颜氏家训》引《字书》“即旄邱之旄也”,知《字书》当为六朝间的人所作。从群籍所引诸条来看,如“玑,小珠也”、“俎,肉几也”,“盼,美目也,目黑白分也”等等,其训诂最精,实乃六朝字书之善者,非《字统》可比。是书今有《汉学堂丛书》本,《黄氏逸书考》本。② 二卷。近代龙璋(其生平未详)辑。龙璋攸县(今属湖南)人。其所辑引《字书》的群籍有梁顾野王《玉篇》、皇侃《论语疏》,隋萧该《汉书音义》,虞世南《北堂书抄》、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李善《文选注》,殷敬顺《列子释文》、僧慧琳《一切经音义》、司马贞《史记索隐》、张参《五经文字》、宋李昉《太平御览》、孙奭《孟子音义》、陈彭年《广韵》、乐史《太平寰宇记》、辽僧行均《龙龛手鉴》、希麟《一切经音义续》、金韩道昭改并《五音类聚》、《四声篇海》、元胡三省《通鉴注》等。依《说文》部首编次而成,虽未能尽复旧观,然皆足以资钻仰。是书有龙氏排印本,即《小学搜佚》(上编)本。

猜你喜欢

  • 僧宝传

    全称《禅林僧宝传》三十二卷。宋代释惠洪(生卒年不详)撰。据有关文献记载,惠洪乃非平庸之辈。他虽然喜游公卿间,善诗交友,“于释门戒律实未精严”,“僧律多疏”,故世有多讽,有浪子和尚之称。但是,他却是聪明

  • 中国文法通论

    近代刘复(1891-1934)撰。刘复原名寿彭,字半农,号曲庵,江苏江阴人。曾任北京大学教授,早年参加新文化革命运动。创立我国第一个语音实验室,提倡实验语音学。主要著作有《半农杂文》、《扬鞭集》、《瓦

  • 诗纬集证

    四卷。清陈乔枞撰。陈乔枞字朴园,福建闽县(今闽侯)人,其父陈寿祺亦是经学家,陈乔枞传其父辑佚之学,续成《今文尚书经说考》、《齐鲁韩三家诗遗说考》等,辑撰各书,收入《小琅嬛馆丛书》,又名《左海续集》。陈

  • 繁峙县志

    四卷,首一卷。清何才价修,杨笃纂。何才价字价人,安徽霍山县人,出身进士,光绪六年(1880)任繁峙县知县。杨笃详见光绪《山西通志》。其志创于明万历年间知县涂云路,未几版籍散失。康熙初年,知县郭杰尝辑散

  • 吴公教子书

    见《天玉经外传》。

  • 玉烛宝典

    十二卷。杜台卿撰。杜台卿,字少山,博陵曲阳(今属河北省)人。少好学,北齐时官至中书黄门侍郎。北周代齐后,归于乡里。隋初被征入朝,官著作郎。开皇十四年(594年)致仕。该书约在北周代齐之后所撰,史称“尝

  • 金锁记传奇

    二卷。明叶宪祖(1566-1641)撰。宪祖字美度,一字相攸,号桐柏,别号六桐,又号榭园居士、榭园外史、紫金道人,浙江余姚人。系黄宗羲外舅,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举人,四十七年(1619)进士。曾

  • 宏碧缘

    见《绿牡丹》。

  • 续汉州志

    二十四卷首一卷补志一卷。清张超等监修,曾履中、张敏行纂。张超,曾任汉州知州。曾履中,汉州人。张敏行,甘肃人,进士。《续汉州志》同治八年(1869)刻本,此志二十四卷又分为八集,盖以易卦别之。卷一至卷三

  • 卧雪堂经说

    一卷。清末至民国袁嘉谷(1874-1937)撰。嘉谷字树圃,号屏山、屏山居士,云南石屏县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读学士。民国以后,官至云南盐运使,后任云南东陆大学文学院教授,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