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孝经内事

孝经内事

① 一卷。题云缺名。是书文凡九条,多伪脱。其中“天子行孝,则景星见”条,《御览》所引“孝”下有“德”字。“王者还嫌别微,殊跺贱,抑骄臣,息乱子,则屏性为之明以润,章大也”条,《御览》所引“润”字下尚有“帝座章而光”五字,此缺;“章大也”三字,为宋均注,此误混。“昆弟有亲亲之思,则钩铃入房”条,《御览》所引至“作之”,“入房”作“不离房”。“王者厚长幼,各得其正,则房心有德星应之”条,宋均注“长幼厚则政著明”,《御览》引此“政”字下有“教”字。该书版本为《说郛》本。② 一卷。清王谟(1731-1817)编辑。王谟,字仁圃,一字汝麋,号汝上,晚称汝上老人。金溪(今属江西)人。一生辑佚文献丰富,主要有《汉魏遗书抄》,《汉魏丛书》等。是书题宋均注,所辑凡八条,均见于《古微书》。最末条“彗在北斗,祸大起;在三台,臣害君;在太微,君密臣;在天狱,诸侯作祸。彗行所指,其国大恶。四彗在月中者,君有德,天下欣心,大丰盛。”其下注云,《御览》本作《孝经内记》,《始皇本纪正义》引此也作内记。《史记正义》所引无“四彗在月中者”以下十六字。《御览》所引虽连“国有大恶”,而“国有大恶”以上,疑非纬文,因而其他辑本均未提及。王谟所注混淆不清。其余七条均未注所出。该书版本为《汉魏遗书》本。③ 一卷。清乔松年编辑。是书所引“天子行孝德”条,“王者动得天度”条,“王者得礼之制”条,“天子得云台之礼”条,“昆弟有亲亲之思”条,“四彗在月中”条,见《御览》八百七十五、八百七十二,《说郛》也均有所引。“王者厚长幼,各得其正,则房心有德星应之”条,亦出《御览》,而《说郛》未载。“王者敬诸父有差,则大角光明以扬”条,亦见于《御览》八百七十二,是书未引。此条引自《汉魏遗书》。“五车星主五谷,明则无饥寒之困”条,是书只注“格致镜原”,对原书考见未详。该书版本为纬捃本。

猜你喜欢

  • 养吾斋集

    三十二卷。元刘将孙撰。将孙字尚友。生卒年不详。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其父刘辰翁的文名擅于宋末,将孙濡染家学,颇习父风。吴澄为作集序,谓其:“浩瀚演迤,自成为尚友之文,如苏询之有苏轼。曾以立序则谓渊源所

  • 孝经学

    七卷。曹元弼(详见《孝经六艺大道录》)撰。是书分七卷:一.明例;二.要旨;三.图表;四.会通;五.解纷;六.缺疑;七.流别。明例卷又分三目:一、孝经脉络次第说;二、孝经微言大义略例;三、陈氏澧说孝经要

  • 童温处公遗书

    六卷。清童兆蓉(1848-1905)撰。童兆蓉字绍甫,号芙初。湖南宁乡人。同治六年(1867)举人。官至浙江温处兵备道。童氏久宦陕西,晚始改任浙江,为人忠亮明达,勤政爱民。举凡兴学、劝业、听讼、救荒、

  • 冯少墟集

    二十二卷。明冯从吾(约1603年前后在世)撰。冯从吾,字仲好,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生卒年不详。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官至工部尚书。谥恭定。著有《冯少墟集》、《元儒考略》、《冯子节要》、《古文

  • 东白集

    二十四卷。明张元祯(1437-1507)撰。张元祯,(一名元徵),字廷祥,号东白,南昌(今江西南昌市)人。明天顺四年(1460)进士,授编修,参与修明英宗实录。弘治初召修宪宗实录,进春坊左赞善,累官至

  • 闽中理学渊源考

    九十二卷。清李清馥撰。李清馥字根侯,安溪(今属福建)人。清代著名理学家李光地之孙,以荫授兵部员外郎,官至广平府知府。生卒年不详。受家学影响,主要尊奉朱熹理学。著述除本书外,尚有《榕村谱录合考》、《道南

  • 豫军纪略

    十二卷。清尹耕云撰。尹耘云生卒年不详,字瞻甫,号杏农,江苏睢宁人,后迁桃源。道光三十年(1850)进士,任礼部主事,后任河南河陕汝道。捻军起义后,河南巡抚李鹤年组建毅军和嵩武军共两万余人,和捻军作战。

  • 偃曝谈余

    一名《偃曝余谈》,二卷。明陈继儒(详见《邵康节外记》条)撰。书首陈继儒自跋云:“余入冬喜负暄读书,已渐相昵。往往狎夏日鼾睡以为快。庶几有鲁恭士阳之意与。客笑不能从。云:‘王僧达云:寒荣共偃曝。孟浩然云

  • 南华简抄

    四卷。清徐廷槐(生卒年不详)撰。徐廷槐,字立三,号笠山,会稽(今属浙江省)人。雍正八年庚戌(1730)进士。撰有《南华简抄》。前人研究《庄子》者,有的录全文而注解,有的只取所需篇章而诠释,徐廷槐则属于

  • 写韵轩小稿

    二卷。清曹贞秀(1762-?)撰。贞秀字墨琴,安徽休宁人,王芑孙之妻。工诗,能书,善写梅,著有《写韵轩集》、《十三行临本》等。该集诗、文各一卷,是王芑孙刊刻。前面有芑孙作序,可知是贞秀未嫁以前所作。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