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守城录

守城录

四卷。南宋陈规、汤璹撰。陈规(1072-1141),字元则,密州安丘(今属山东)人。据《宋史》本传记载:靖康末,金人入侵。时规为安陆令,以勤王兵赴汴京,至蔡州,道梗而还。会剧寇攻德安府(今湖北安陆),府守弃城遁,父老请规摄守事,退敌。建炎元年(1127),除直龙图阁、知德安府。坚守德安孤城,九次击退敌人进攻。寻除德安府、复州、汉阳军镇抚使,赐三品服,俄升徽猷阁待制。寻召赴行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又出知顺昌(今安徽阜阳),与刘錡同却金兵,取得顺昌大捷。又移知庐州兼淮西安抚,既至,疾作,卒于任上。乾道中,追封忠利侯,后加封智敏。立庙德安,赐额“贤守”。自绍兴以来,文臣镇抚使有威声者,惟规而已。汤璹字君宝,浏阳(今属湖南)人。生卒年不详。淳熙十四年(1187)进士,调德安府学教授。时朝廷召朱熹为侍讲,未几辞归,朝廷从其请。璹上疏宜追召,不报。由是声名大闻于时。历礼部、驾部二郎官,出知常州,入为大理少卿,进直徽猷阁。事迹具《宋史》卷四一一本传。此书凡分三种,首为陈规所撰《靖康朝野佥言后序》,其次为《守城机要》,亦为陈规撰。第三曰《建炎德安守御录》,汤璹作。三书原各自独立成帙,约于宋宁宗时合为一编。卷一《靖康朝野佥言后序》,《佥言》原本夏少曾所作,备载靖康时金兵攻汴京始末。陈规在顺昌于同僚中得之,读罢“痛心疾首,不觉涕零”。痛当日大臣将帅捍御失策,因条列应变之术,附于各条之下,谓之《后序》。书中主张“守中有攻”,一味只守不攻,乃是“自闭生路”,为善守城者所不为。最后,以悲痛的语调总结了汴京失守的经验教训,“嗟乎!靖康丙午,金人以儿戏之具攻城,守御者一时失计,遂至城拔。”卷二《守城机要》,《四库提要》疑即《宋史》本传所载传世之《攻守方略》。此书皆论城郭楼橹制度,及攻城备御之方,共二十五条。非空言泛论,俱为切实可行之措施。卷三《德安守御录上》分《王在、党忠寇德安二十日引去》、《张世、李孝义寇德安四日引去》、《杨进寇德安一十六日引去》、《孔彦舟三次寇德安皆不克引去》、《董平寇德安三万人即日败去》五篇。卷四《德安守御录下》四篇,《赵寿寇德安三日引去》、《曹成、李宏寇德安自六月至二月引去》、《桑仲夏邢、尚、孙群贼寇德安三月引去》、《李安寇德安六十五日引去》。二卷书为汤璹官德安教授时,寻访陈规守城遗事而作,备述规巧思百计,九次退敌事迹。绍熙四年(1193)向朝廷进献。书中记载陈规于绍兴二年(1132)“以火炮药造下长竹竿火枪二十余条”,可谓是世界上最早的管形火器,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陈规之书在当时影响很大。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诏刻《德安守城录》(即《守城机要》)颁行天下,令各地守城将领学习效法。此书刊本有《四库全书》本、《墨海金壶》本、《守山阁丛书》本、《长恩书室丛书》甲集本、《丛书集成初编》本等。

猜你喜欢

  • 寻乐堂四书讲义

    八卷。清何昱撰。昱字子昭,一字质夫,南阳(今河南南阳)人。何昱乐以程朱为归,对《大学》的明德,《中庸》的性道,《论语》的学习,融会贯通,多所发明。尝谓:“自汉唐而还训释四书者,不啻数十百家,而洞见大道

  • 冠昏丧祭仪考

    十二卷。清林伯桐(1775-1844)撰。林伯桐,字桐君,号月亭,广东番禺县(今广东广州)人。举嘉庆六年(1801)乡试,由拣选知县改就教职,道光二十三年(1843)八月选德庆州学正,二十四年十二月卒

  • 南滁会景编

    十二卷。明赵廷瑞(约1536前后在世)编,林烃又增以《十景图》。赵廷瑞,开州(今属四川)人,生卒年不详。正德十六年(1521)进士,官至兵部尚书。林烃字贞耀,闽县(今属福建)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四十一

  • 东山

    我租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我东曰归,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蜎蜎者蠋,蒸在桑野。敦彼独宿,亦在车下。我租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果裸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蠨蛸在户。

  • 深衣考

    一卷。清黄宗羲(1618-1695)撰。宗羲字太冲,号南雷,学者称黎洲先生。浙江余姚人,为明末清初思想家。从学刘宗周,青年时领导“复社”,反对宦官专权,几遭杀害。清兵南下,召募义兵抗清,成立“世忠营”

  • 新修麻阳县志

    十四卷首一卷,清姜钟璠、吴兆熙修,刘士先纂。姜钟璠,贵筑人,曾任麻阳县知县。吴兆熙,江夏(今武汉武昌)人,曾任麻阳县知县。刘士先,溆浦人,曾任沅州府学教授。《新修麻阳县志》同治十三年(1874)刻本,

  • 中庸凡

    一卷。明崔铣(详见《大学全文》)撰。卷首有崔铣自序,录《戴记》原文,次为十论,文字旁边有注释,以联其相承之义,未尽的又标于上方。十论为总论,分上下篇,分道论,理论,性论,情论,忠恕论,鬼神论,诚论,尊

  • 柘坡居士集

    十二卷。清万光泰(1712-1750)撰。万光泰字循初,一字柘坡,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年三十九岁。乾隆元年(1736)荐举博学鸿词,乾隆庚午(1750)举人。万光泰博学工诗文,善画山水,尤精于数学,

  • 穀梁折诸

    六卷。首一卷。清张尚瑗(1656-?)撰。尚瑗字宏蘧,一字损持,号石里,吴江(今江苏吴江)人。康熙时进士,改庶吉士,散馆外补江西兴国县知县。初从朱鹤龄游,讲《春秋》之学,作《读三传随笔》,积累既久,卷

  • 秦书集存

    共十六卷(《秦书集存》十四卷,《补遗》二卷)。近人华学涑(生卒年不详)辑。学涑字石斧,天津人。书前有辛酉(1921年)王守恂序和壬戌(1922年)华氏自序并凡例七条。其编排体例悉依《说文》,每字之上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