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宋遗民录

宋遗民录

一卷。此卷皆宋遗民诗词杂文,未知谁所编录。宋之故老,入元后多怀故国之思,作诗者众。所录仅谢翱、方风、纳新、李吟山、王学文、梁栋、林德旸、王炎午、黄溍、吴师道十人所作,已多挂漏。又溍及师道皆元臣,而纳新为郭罗洛氏,为元色目人,与宋遗民不相涉。概曰遗民,殊不可解。殆书肆贾竖伪托之以售其欺。此书收入《四库全书总目存目》,并加以介绍。

①一卷。作者不详。《四库提要》云:“乃洪武抄本,毛晋刻之,附于《忠义集》之后。或元人所作,或明初人所作。”所载为元初宋朝遗民事。有《汲古阁合订唐宋元诗》(五集)本。② 十五卷。明程敏政(约1445-1500)撰。程敏政字克勤,休宁(今属安徽)人。文学家。少聪慧,成化进士,学问广博,与李东阳齐名。官至礼部右侍郎,专典内阁诰敕。《明史·文苑传》称其“才高负文学,常俯视侪偶,颇为人所疾”。有《新安文献志》、《篁墩集》等。《宋遗民录》一书主要记录宋代遗民事迹。前六卷记王炎午、谢翱、唐珏三人的事迹及遗文,同时类列后代为三人所作诗文,第七卷以后,则附录张宏毅、方凤、吴思齐、龚开、汪元量、梁栋、郑思肖、林德旸等八人事迹。第十五卷记元顺帝为宋瀛国公子事,而全引余应诗、袁忠彻等所记。该书考证未能精审,如记虞集私侍文宗之妃一事,说殊妄诞,明为时人所谎造,然该书信而录之,亦甚乖谬。该书有明嘉靖二年至四年程威、程普等刻本;清初抄本,内有黄丕烈校并跋;清康熙三十三年抄本;清乾隆四十三年吴翌凤抄本,内有吴翌凤校跋并临黄丕烈校跋;清张德荣抄本;现均藏北京图书馆。并皆只存六卷。该书又曾收入清鲍廷博辑的《知不足斋丛书》,1921年上海古书流通处影印清长塘鲍氏乾隆道光间刻本(第168种)。

猜你喜欢

  • 佛学研究

    法国普纪吕司基(生卒年不详)撰。《佛学研究》一书,共有考证四篇。第一、佛入涅槃前最后的巡历。辑汉本根本说一切有部律中的般涅槃经,巴利本大般涅槃经,法显译的大般涅槃经,汉本中阿含之地动经,巴利本增一尼迦

  • 大学原本说略

    一卷。大学原本读法 一卷。清王又朴撰。首有自序,不称古本而称原本,以无今本可为配偶。说略一卷,全录《大学》原文,次列朱子以下各改本,及丰坊伪本之异同。其自为说,则以知行分配,格物属知,诚意属行,循文敷

  • 中丞马先生文集

    四卷,《诗集》四卷。《诗余》一卷。《外编》一卷。明马卿(约1530前后在世)撰。马卿,字敬臣,河南林县人,生卒年未详。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改翰林庶吉士,授户科给事中,出守大名府,累迁浙江右布政

  • 对问编

    八卷。明江应晓(生卒年不详)撰。江应晓,字觉卿,徽州(今安徽省歙县)人。嘉靖末官涪州州判。此书取史籍所载天文、地理、人物、杂事,分条立说,议论多偏驳不纯。书首有江应晓自序一篇,文字颇为聱牙,内容无甚可

  • 王氏博济方

    见《博济方》。

  • 续诉琵琶

    清廖燕撰。生平见《醉画图》条。此剧为《柴舟别集》其中之一种,为《诉琵琶》之续篇。继续写作者本人因被穷鬼疟魔所扰,请诗伯、酒仙合力共同驱逐穷鬼,穷鬼既去,作者得救。诗伯、酒仙和作者一同饮酒吟诗相贺之时,

  • 临法书

    四卷。清陈兆崙(1700-1771)书。陈兆崙,字星斋,号勾山(一作句山),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雍正八年进士,后官至乾隆时太仆寺卿。陈兆崙工于书法,尤善临摹,梁闻山曾称赞他的临书不求工而工,不求似而

  • 乡党图考

    十卷。清江永撰。江永事详《周礼疑义举要》。此书是江永以经传考证《论语·乡党篇》制度名物的礼学研究专著。江永之学远承朱熹“格物”遗教,意欲完成朱熹未竟之志,成礼乐之完书,虽被指为僭妄也在所不辞。他在自序

  • 唐写卷子本说文解字残卷

    此残卷有九十四行,每行两篆。每篆分为三栏:上栏篆文,中栏音切,下栏说解。皆为木部,“祖”字起,“楬”字止,共一百八十八字。然首行两篆仅存“木”旁,十五行上下两篆全损,九十二、九十四两行古文“柙”字和篆

  • 艾氏易解

    六卷。清艾庭晰撰。艾庭晰宇雅堂,四川内江人。此书卷首为弁言、例言、总论等杂说。第一、二卷解上经,第三、四卷解下经。末卷解系辞、说卦、文言、序卦、杂卦。艾氏解易,实为串解,即同一词句,则列举文王、周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