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寄园寄所寄

寄园寄所寄

十二卷。清赵吉士(1625-1703)撰。赵吉士字天羽,安徽休宁人,顺治八年浙江乡贡进士,康熙七年授山西太原府交城知县。为百姓干了许多好事,如提倡种柳,凿龙门渠,灌溉田地等。康熙二十三年(1684)授朝议大夫,康熙二十五年(1686)擢户科给事中。平生著述甚丰。有《万青阁诗余》一卷、《万青阁归隐诗》一卷、《魏忠贤始末》一卷、《游卦山记》一卷、《流寇琐记》二卷、《交山平寇书牍》一卷、《交山平寇详文》一卷、《万青阁自订制艺》一卷、《夏日吟》一卷、《丹阳舟次唱和》一卷、《杨忠公列传》、《录音韵正伪》、《徽州府志》、《交城县志》等。《寄园寄所寄》是赵吉士的一部杂纂之作。据书前自序及他人作序记述:余自少至壮,凡见闻新异,辄笔之于册,积之既久,分类成帙,因京园以寄其所寄,故以寄分园,寄于园中寄所寄特此命名。此书采掇诸家说部,分十二门。一、论囊底寄,都属智慧之事。二、论镜中寄,都是忠孝节义之事。三、论倚杖寄,都述山川名胜。四、论捻须寄,述诗话。五、论灭烛寄,谈神怪。六、论焚麈寄,都属格言。七、论獭祭寄,杂录故事。八、论豕渡寄,考订谬误。九、论裂眦寄,记明末寇乱及殉寇诸人。十、论驱睡寄,述遗事。十一、论泛叶寄,皆属徽州佚闻。十二、论插菊寄,皆属谐戏事。全书所载古事十之二三,所载明季事十之七八。此书特点采辑颇富,雅俗并陈,真伪互见。《寄园寄所寄》一书在《明清案狱故事选》(1983年12月第1版)中有原文节录。

猜你喜欢

  • 经学通论

    五卷。清皮锡瑞(1850-1908)撰。锡瑞字鹿门,号师伏,湖南善化(今湖南长沙市)人,光绪八年(1882)举人。博闻强记,淡于荣利,精研汉儒经学,多所发明。曾讲学于湖南桂阳龙潭书院和南昌经训书院,任

  • 大宋僧史略

    三卷。宋代释赞宁(919-1001)撰。赞宁生平事迹详见《宋高僧传》辞条。《大宋僧史略》一书,亦简称《僧史略》,虽名为僧史,事实上是佛教事物及佛教典章制度的起源和沿革的记载。赞宁受宋太祖之命编修此书,

  • 礼表

    一卷。清郑士范(生卒年不详)著。士范,字伯法,一字治亭,凤翔县(今陕西省凤翔县)人。自幼潜心正学,躬行实践,事继母以孝闻。道光二年(1822)解元,以知县拣远贵州,擢平越知州,所至为政清明,颇有政绩。

  • 宵光剑传奇

    二卷。明徐复祚(1560-?)撰。复祚字阳初,号暮竹,又号三家村老,江苏常熟人。大司空徐栻之孙,博学能文,雅擅词曲。清无名氏《传奇汇考》著录此剧,谓明时旧本,不知谁作。清王应奎撰《柳南随笔》卷一载:“

  • 中州集

    十卷。附《乐府》一卷。金元好问(1190一1257)编。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山人。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哀宗正大元年(1224)中博学鸿词科,授儒林郎、官国史院编修等,金亡后不仕。著有《续夷坚志

  • 圣门释非录

    五卷。清陆邦烈编。邦烈字又超,平湖(今浙江平湖县)人,毛奇龄之门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此书原题毛奇龄撰,实是陆邦烈自撰。此书取奇龄经说及其门人子侄之说以辨朱子《四书章句集注》之非,旨在突破宋儒的门户

  • 尚书略说注

    一卷。无作者姓名,清袁钧辑。《尚书略说》一卷,诸本多附之于《尚书大传》之后,并未单独列为一书,而袁钧则把它单独列出为一书,所征引的各条也都注明出处,间或附有考证,条下也有袁尧年所加之案语,与陈寿祺本完

  • 恭颂大清千字文

    一卷 不著编者名氏。成亲王永理(?-1824)书。元和袁治模嘉庆十七年(1812)三月摹勒上石,世传有诒晋斋墨拓本。永理为高宗皇帝十一子,乾隆间封成亲王,嘉庆间任军机处行走,精于书法。是编系取梁周兴嗣

  • 大政管窥

    四卷。不著撰人姓名。其书分叙吏、叙户、叙礼、叙经。书目似不全,六曹只列其三,四部又只列其一。似未完之书。

  • 太崑先哲遗书

    九种,三十七卷。清俞庆恩编。是书于民国十七年(1928)排印本为五种,有清朱用纯《朱柏庐先生大学讲义》一卷《中庸讲义》二卷。朱用纯之《朱柏庐治家格言》颇为流行,其生平详见本书《大学讲义》条,其《中庸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