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封氏闻见记

封氏闻见记

十卷。唐封演(生卒年不详)撰。关于封演的身世,史书记载不详。从本书记载资料得知,封演为唐中宗时大乐丞封希颜的侄子,少居淮海。天宝中太学生,天宝末进士及第。代宗大历间曾为昭义节度使薛嵩的幕僚,后归田承嗣。德宗建中三年(782年)河北强藩田悦僭号魏王,以封演为司刑侍郎。封演除本书外,尚撰有《古今年号录》一卷,《钱谱》一卷,均佚。此书约成于贞元年间(785-805年),记事凡百余条,约四万余字。首列标题,按年代时序记事。书中涉及内容十分广泛,诸如文化典籍、科举考试、典章制度、文物古迹、社会风尚、人物掌故以及自然景物现象等。记事多属作者耳闻目睹,行文中有“余初擢第”、“余因行县”、“余时客海上”等,可滋为证。因此,本书内容主要是以唐代为主,兼载前期掌故,对研究唐史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此外,记述有关文献字书、自然常识、历史掌故等也有一定参考作用。此书《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文献通考》、《通志》等皆作五卷,《书录解题》作二卷。《四库全书总目》著录有十卷本,并非完帙,前三卷不过十条,后七卷中有八条原注缺佚。此外,尚有天一阁明抄本、莫皕亭藏旧抄本、凌绂曾藏抄本、海源阁藏朱氏校本、郘宋楼陆氏校本、云轮阁藏缪氏校本以及丛书本或单刻本。赵贞信先生对此书校勘注释作了大量工作,1933年出版有以雅雨堂本为底本的《封氏闻见记校证》,1958年又在此本的基础上“删繁就简,取精去粗”,由中华书局另印一部内容充实而份量相当的《封氏闻见记校注》,可供参考。

猜你喜欢

  • 六朝文絜笺注

    十二卷。清许梿(生卒年不详)编选。许梿字叔夏,号珊林,浙江海宁人。道光年间进士,官江苏粮储道。咸丰年间(1851-1861)去世。许梿精研《说文》及金石文字,自幼喜爱骈文。他从嘉庆十一年(1806)开

  • 续笺山房集略

    十八卷。清郑道明(生卒年不详)撰。道明字希廉,号松冈,怀宁(今属安徽省)人,乾降元年(1736)副榜贡生。是书共分十部,每部单命标题,皆为道明读书感识札记之文。一卷曰理气解略;二至四卷曰四书解略;五卷

  • 虞氏易义补注

    二卷。清纪磊撰。虞翻易学博大精深,但其说支离琐碎,一般人难解其深意。清代张惠言著《周易虞氏义》多取郑玄之说对虞氏易学进行补注。但虞氏主纳甲,本于《参同契》,而郑氏则主爻辰,本于《乾凿度》,二者有本质的

  • 许学丛书三集十四种

    五十六卷,附录四卷。清张炳翔编。张炳翔,生卒年及事迹不详。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对许慎《说文解字》研究,以清代最为盛行。清代以前,研究《说文》者虽历代有之,但没有形成一种专门的学问。继南唐徐弦、徐锴兄

  • 陆氏要览

    一卷。晋陆机(261-303)撰。陆机字士衡,吴郡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少时任吴牙门将,年二十吴亡入晋,曾任郎中令,相国参军、中书郎等职。机一生著述颇多,除《陆氏要览》外,还有文集四十七卷,后

  • 盈川集

    十卷。《附录》一卷。唐杨炯(650-695)撰。杨炯,弘农华阳(今属陕西省)人,文学家,诗人,官至盈川县县令。为官严酷,自负清高。幼年聪明好学,显庆四年(659),应神童举及第,待制弘文馆。诗与王勃、

  • 求古录礼说

    十五卷。清金鹗撰。金鹗嘉庆时期贡生,生卒年及事迹不详。金鹗才思敏捷,博闻强识,于书无所不读,长考据之学,时人争聘为弟子师,尚书汪廷珍聘至家中,两年后逝世,年仅四十九岁。著此书及《四书正义》。该书各卷内

  • 舟觏杂剧

    一卷。一折。清李慈铭(1830-1894)撰。李慈铭生平详见《白华绛柎阁诗集》(辞目)。此剧系《桃花圣解乐府》二种之一。作于咸丰十年(1860),取材于唐人小说《支生传》,而将原小说之男主人公支生改为

  • 三才图书

    见《三才图会》。

  • 何文贞公千字文

    一卷 见《训蒙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