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师竹斋集

师竹斋集

十四卷。清李鼐元(约1791前后在世)撰。李鼐元字味堂,号墨庄,绵州(今四川绵阳)人,生卒年未详。乾隆四十三年(1778)进士。官宗人府主事。与兄调元、弟骥元,有绵州三李之称。此集编年而不分体。始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终于嘉庆五年(1800)。是其奉使琉球后,自己编定刊行,故集中皆精华。本集前有王昶序,称其由齐鲁入吴越楚,奔走趣数千里,又往还蜀道,足迹几遍天下,耳目所见,与山水所历,往往于诗发之。诗自曹刘以至高岑,下到韩苏,无不摹仿,亦无所不似,而得之杜少陵者多。序作于嘉庆四年(1799),皆就其未奉使琉球以前诸作而论。集中载鼐元奉使琉球,受命于嘉庆四年(1799)八月,出使则为嘉庆五年(1800)二月。正使是赵文楷,李鼐元为副。此时阮元为浙江巡抚,王昶则主讲西湖诂经精舍。故集中有与两星使倡和诗。阮亨《瀛舟笔谈》附《鼐元和元原韵》曰:“传闻海水接天流,始信乾坤到十洲。故友欢逢仍作客,书生奇遇似封侯。心情自许无渡井,踪迹真成不系舟。百顷绕湖容小住,风尘难得是兹游。”此诗甚工雅,而此集中无,可见其删汰之严。有嘉庆七年(1802)家刻本。

猜你喜欢

  • 西畴日钞

    二卷。明顾枢(生卒年不详)撰。顾枢字庸庵,无锡(今属江苏)人。天启(1621-1627)中举人。作者为顾宪成之孙,高攀龙的门人。此书主程朱之学,而抨击陆九渊、王守仁之学。又谓考亭(朱熹)之学得姚江而明

  • 钦定西清古鉴

    四十卷。清梁诗正、蒋溥、汪由敦、嵇璜、裘曰修、金德瑛、观保、于敏中、董邦达、王际华、钱维城等十一人奉敕编撰。另有监理二人,摹篆二人,绘画七人,缮书四人,校刊六人,监造五人。梁诗正(1697-1765)

  • 楹书隅录

    五卷,续编四卷。清杨绍和撰。杨绍和(约1830-1901),一字勰卿,字彦合,山东聊城人。同治四年(1865)进士,出身官宦之家,清末北方第一藏书家海源阁主人杨以增(1787-1855)之子。杨以增曾

  • 陔余丛考

    四十三卷。清赵翼(1727-1814)(详见《二十二史札记》撰。此书为作者从黔西罢官以后的读书札记,过了十余年,方始刊行,因为是“循陔”时所辑,故名为《陔余丛考》。全书不分门目,编次先后则以类相从。第

  • 左州志

    二卷,清李铨纂修。李铨,奉天铁岭(今辽宁省)人。康熙间任左州知州。明成化间始改流官,始立学校,文化渐开。明崇祯十三年(1640)州牧李之清《左州志序》,又梁方图‘序’,其书洇没无存。此编为知州李铨纂修

  • 周易参同契注

    见《周易参同契考异》。

  • 济宁县志

    四卷,首一卷。民国藩守廉修,袁绍昂纂。藩守廉详见民国《济宁直隶州志》。袁绍昂,江苏南通人,曾任济宁县知县。民国济宁改州为县后,疆域和建置皆与前有所不同。袁绍昂任县令后,又设局重修志乘,成是志。《济宁县

  • 圣祖仁皇帝御制文集

    一百七十六卷。清圣祖玄烨(生平详见《御制诗集》)撰。。此集前后共分四集。前三集为大学士张英等所编。《初集》收康熙二十二年(1683)之作,凡四十卷;《二集》收康熙三十六年以前之作,凡五十卷;《三集》收

  • 正韵汇编

    四卷。明周嘉栋(生卒年不详)撰。嘉栋字隆之,黄州(今湖北黄冈)人。万历己丑(1589年)进士,官至监察御史。此书取《洪武正韵》按偏旁分为八十部,所分各部与部中所列各字,均以笔画多少为序。每字之下仍各注

  • 太平寰宇记

    二百卷。乐史撰。乐史(930-1007),字子正,宋抚州宜黄(今属江西省)人。初为平原主簿,太平兴国五年(980)举进士,历著作郎,知陵、黄、商等州,分司西京,改判留司御史台。著述颇为丰富,传世有《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