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卷。明姜志礼(约1603前后在世)撰。姜志礼,字立之,江苏丹阳人。生卒不详。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历建昌衢州推官入为大理评事。官至尚宝司卿。致仕后加太常寺少卿。是集凡八卷。惟第五卷后半为诗,
六卷。《附录》一卷。清沈谨学(1799-1847)撰。沈谨学字诗华,又字秋卿,元和(今江苏吴县)人。其人一生务农,为诗自悦,以陶冶风物,抒发胸怀,即使为人佣耕,生活困苦,仍歌啸自如,以致穷困而死。《沈
一卷。宋俞琰(详见《周易集说》)撰。北宋邵雍,曾根据《易》学和道家思想,作有“先天八卦图”。其图主要内容是关于八卦方位和六十四卦次序的排列,用以推测自然和人事的变化,以象征天地生成之前的状态,所以称此
十二卷。《补遗》一卷。明林文(1390-1476)撰。林文,字恒简,号澹轩,莆田(今福建莆田县)人。明宣德五年(1430)进士,授翰林编修,累官至太常少卿兼翰林院侍读学士。著有《淡轩稿》。是集凡十二卷
二卷。南宋魏了翁撰。魏了翁生平事迹详见《周易要义》。此书为魏了翁随笔札记之文,多辨证经义之语。书中谓“哉生魄”,当作“霸”,霸、魄二字有异;“昭”为“韶”音,不始晋讳,皆合于《说文解字》之旨。但书中也
七卷。明林兆珂撰。兆珂字孟鸣,莆田(今属福建省)人。生卒年不详。万历甲戎(1574)进士,官刑部郎,历知廉州、安庆。著有《毛诗多识编》、《考工记述注》、《檀弓述注》、《杜伯子诗钞》等书。是编本陆机《毛
一卷。清黄宗羲(1609-1695)撰。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世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明末著名思想家、朴学大师。明时不事举业,明亡后曾参与抗清运动,败而归乡,终身不仕。其学出刘宗周,深受王阳明心学影
四卷。清丁敬(1695-1765)撰。丁敬,字敬身,又字砚林、隐君,号钝丁,自称龙泓山人。乾隆初,举博学鸿词科。好金石文字,工书能诗,尤精篆刻,吸取秦、汉印艺术风格,而不拘泥于法,擅长以切刀法刻印,苍
八卷。明谢肇淛(生卒年不详)撰。谢肇淛,字在杭,长乐(今属福建省福州市)人。万历进士,除湖州推官,累迁工部郎中,以广西右布政使终。博学能诗文,有善政。著有《五杂俎》、《滇略》、《长溪琐语》、《文海披沙
四十卷。《补遗》十卷。清阮元(1764-1849)撰。阮元字伯元,号芸台,江苏仪征人。乾隆进士。官湖广、两广、云贵总督,体仁阁大学士。此录作者序云:余督学渐江时辑《淮海英灵集》成,盖江淮间一郡之诗,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