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开方说

开方说

三卷。清李锐(1768-1817)撰,黎应南补。李锐字尚之,号四香,江苏元和(苏州)人。他早年习《算法统宗》,便心通其义,遂为九章八线之学。嘉庆初获读秦九韶、李冶诸书,略加校勘注释。先为浙江学政、巡抚阮元之幕府,参与纂修《畴人传》四十六卷;后为扬州知府张敦仁幕宾,为之算校《缉古算经细草》、《求一算术》、《开方补记》、《通论》诸书。常与焦循、汪莱切磋算书而被称为“谈天三友”。清罗士琳《续畴人传·李锐传》称:“尚之在嘉庆年间,与汪君孝婴(莱)、焦君里堂(循)齐名,……惟尚之兼二子之长,不执不平,于实事中匪特求是,尤复求精,此所以较胜于二子也。”李锐著算书有:《勾股算术细草》一卷(1806),《弧矢算术细草》一卷,《测圆海镜细草》十二卷,《方程新术草》一卷,《开方说》三卷。《开方说》下卷未成咯血而终,其徒黎应南续成之。《开方说》为李锐研究方程论的精心杰作,是在汪莱《衡斋算学》第五册、第七册基础上完成的。其卷上论述在有理数范围内方程正根的个数与各项系数符号变化次数之间的关系。李锐称正根为“可开”,无正根为“不可开”:“凡上负、下正可开一数”即系数变号一次有一正根。“上负、中正、下负可开二数”,“上负、次正、次负、下正可开三数或一数”,“上负、次正、次负、次正、下负可开四数或二数”。“其二数不可开是为无数。凡无数必两,无无一数者”。李锐这一研究结果与笛卡尔符号规则是相同的。卷上的其他部分较详尽地论述了解数字高次方程的增乘开方法。卷上李锐还举了大量的例子说明系数的变号与正根个数的关系。《开方说》下两卷将讨论的范围从有理数扩大到了实数。卷中一开头便说:“凡商数为正,今令之为负”,李锐在此打破了不承认方程负根的局限性,从而得出“凡平方皆可开二数,立方皆可开三数或一数,三乘方皆可开四数或二数”,无实根则不予讨论。在卷中他还特别注意到:“凡平方二数,以平方开一数,其一数可以除代开之。立方三数,以立方开一数,其二数可以平方代开一数,除代开一数。三乘方四数,以三乘方开一数,其三数可以立方代开一数,平方代开一数,除代开一数。”即解数字高次方程已得一实根后,原方程可降低一次,它的下一个实根可在新方程求得。在卷下补充了很多命题,在中算史上首次提出了方程有负根和重根问题,从而使方程论形成了一门比较完整的学科。关于正负根叙述如下:“凡开方有正商、负商者,以其实、方、廉、隅之正负隔一位易之,如法开之,则所得正商变为负商,负商变为正商。”重根的叙述是:“凡可开二数以上而各数俱等者,非无数也,以代开法入之可知。”并给出了有负根或无实根的二次方程例子。李锐《开方说》突破了古训之束缚,明确提出了方程的负根及重根问题,在中算方程理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正确思想曾受到一些人怀疑,骆腾凤《开方释例》(1815)、顾观光《算剩余稿·开方余议》(1854)中提出了驳议,当然是不能成立的。《开方说》后收入《李氏遗书》中,其版本有:《知不足斋丛书》本、《白芙堂算学丛书》本,《古今算学丛书》本;《李氏遗书》曾在1823年、1889年、1890年三次重刊。

猜你喜欢

  • 阆风馆诗集

    二十二卷。明马朴撰。生卒未详。马朴,字敦芳,同州(今陕西大荔)人。万历四年(1576)举人。授景州守、补易州、擢襄阳知府,迁云南监察御史。事迹具详《(康熙)同州府志》列传。此编共古体诗一卷、四言古诗三

  • 文泉子集

    一卷。唐刘蜕(约860年前后在世)撰。刘蜕,字复愚,号破天荒,自号文泉子,长沙(今属湖南省)人,生卒年均不详。大中进士,诗文家。曾任左拾遗,唐懿宗咸通二年(861)因上疏弹劾右拾遗令狐滈恃权纳货罪,触

  • 新修潼川府志

    三十卷,清阿麟修,王龙勋等纂。阿麟,曾任潼川府知府。王龙勋,举人。《潼川府志》光绪二十三年(1897)刻本,此志六十万言,所载故实,增于旧志者十之七八。征引书目,多达二百九十余种。分门别类,大都考证诸

  • 射声小谱

    一卷。清程定谟撰。定谟字心宇,号醒雨,昭文(今江苏常熟)人。官安徽庐江训导。卷首有黄焘序。是书受《切韵指掌图》及《李氏音鉴》影响。以二十九字词代表声母:莺(影)花(晓)院(匣喻),隔(见)溪(溪)禽(

  • 剑策

    二十七卷。明代钱希言撰。钱希言,字简栖,生卒年不详,吴县(今江苏吴县)人。钱氏博览好学,知识渊博,恃才负气,十分傲慢,不肯屈居人下,人们一听说他来到,争相躲避之,结果穷困潦倒而死。其著作除《剑策》外,

  • 崔笔山文集

    十卷。明崔涯(约1543前后在世)撰。崔涯,字若济,号笔山,宁国太平(今属安徽省)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八年(1529)进士,累官至监察御史。著有《笔山文集》。是集凡十卷,卷一至卷七为奏疏及杂著,卷八为

  • 韩子

    二十卷。周韩非(约前280-前233)撰。韩非出身于韩国贵族,曾与李斯一起师事荀卿。韩非所生活的时代,韩国国力已受到削弱,韩非多次上书韩王,建议韩国变法图强,终不见用。秦王嬴政见到韩非的著作后,叹到:

  • 新校郑志

    三卷,附录一卷。钱东垣(生卒年待考)、钱绎(生卒年待考)、钱侗(1778-1815)校。东垣字既勤,一字亦轩,江苏嘉定(今属上海)人,清代经学家。嘉庆三年(1799)举人,官浙江松阳县知县,后为上虞知

  • 全芳备祖

    前集二十七卷,后集三十一卷。宋陈景沂(生卒年不详)撰。陈景沂号“江淮肥遁愚一子”。浙江天台人,仕履不详。书前有宝祐元年韩境所作的序。据序所言,此书于理宗时尝进于朝。但其事亦无从考据。本书汇集诸多有关花

  • 唐风集

    三卷。唐杜荀鹤(846-904)撰。荀鹤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池州石棣(安徽石台)人。相传是杜牧出妾之子,出身寒微。唐昭宗大顺二年(891)中进士第。天复三年(903)春,田頵欲举兵叛杨行密,使其向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