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新安县志

新安县志

十三卷。清靳文谟修,邓文蔚纂。靳谟,直隶大名府开州(今河北大名县)人,二十七年(1668)进士。旧志始于明万历间县令丘体乾,至康熙十一年(1672)四度续修。康熙二十七年(1688),县令靳文谟奉诏纂修,聘博识名流,广搜旁及,援古证今,继后承前,十余年之文献,于此一新,汇集一月告竣,《新安县志》康熙二十七年(1688)刻本。全书共十三卷,分舆地志、天文志、地理志、职官志、宫室志、田赋志、典礼志、兵刑志、选举志、人物志、防省志、艺文志、杂志、寺庙、仙释十三门。此志在山川、道里方面,修正前志错误,增补失载。如旧志承讹袭舛,彼此牵合,远近失衡,近则一、二十里,前志未载,必补出。诸山发源分支,略加疏明,来踪去迹,连络接续。该志对迁界有较详的记载。艺文录历任知县条议,及《鹾海谣歌》、《盐丁叹》,反映盐民疾苦,属珍贵资料。此志尚有1 962年广东中山图书馆油印本。

猜你喜欢

  • 庚桑子

    见《亢仓子》。

  • 正论

    见《崔氏政论》。

  • 入蜀记

    六卷。宋陆游(1125-1210)撰。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官至宝谟阁待判。工诗、词、散文,亦长于史学,宋代著名诗人,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平生著述宏富,除本书外

  • 古文雅正

    十四卷。清蔡世远(1682-1733)编。蔡世远生平详见《二希堂文集》辞目。本书是所为“古文”,却收有若干骈文在内,可见所用概念与后世不同。所谓“雅正”,意求文章典雅,内容正统。即“以理为根柢,而体杂

  • 宝真斋米帖

    一卷。清徐渭仁(?-1853)刻。徐渭仁,字文台,号紫珊,晚号随轩,上海人。徐氏好古精鉴,收藏颇富,且善书,钩摹尤精。辑有《随轩金石文字》、《春晖堂丛书》以及法帖等。《宝真斋米帖》为徐渭仁摹刻米芾书迹

  • 通鉴纲目测海

    三卷。元何中(1265-1332)撰。中字太虚,一字养正,抚州乐安(今属江西)人。年少钻研古学,家藏书万卷,手自校雠,与门人讲述《易》、《春秋》之学。至顺二年(1331),行省请讲授于龙兴路(今江西南

  • 于襄勤公年谱

    又名《如山于公年谱》,二卷。清宋荦(1634-1713)、李树德撰。宋荦字牧仲,号漫堂,河南商丘人,官至江苏巡抚、吏部尚书,著有《绵津山人集》、《两陂类稿》等。树德事迹不详,二人俱谱主门人。谱主于成龙

  • 约园诗钞

    二卷。清郭雍(约1728年前后在世)撰。郭雍字仲穆,一字书禅,号约园,福清(今福建福清市)人。康熙五十二年(1713)举人。本集收各体诗共二百余首。是集前后多属近体,古体歌行仅间存一二。今观其诗,惟五

  • 考古图

    十卷、续考古图五卷、释文一卷。宋吕大临(约1042-约1090)撰。吕大临,字与叔,蓝田(今陕西蓝田县)人。初学于张载,后从二程(颢、颐)游,与游酢、杨时、谢良佐并称程门四大弟子。吕氏博览群书,能文章

  • 清六朝御制诗文集

    一千一百三十二卷,附二卷,目录,一百三十卷。清奕訢(1832~1898)等奉敕编印。奕诉姓爱新觉罗氏,道光帝第六子。咸丰元年(1851)封恭亲王。十年(1860)英法联军攻陷北京,被任为全权大臣,与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