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大事表

春秋大事表

五十卷。舆图一卷。附录 一卷。清顾栋高(详见《尚书质疑》)撰。此书将春秋列国之大事分类列表,有时令、朔闰、长历拾遗、列国疆域、列国爵姓及存灭、列国犬牙相错(附列国地名考异)、列国都邑、列国山川、列国险要(附列国地形口号)、列国官制、列国姓氏、卿大夫世系、刑赏、田赋、军旅、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附五礼源流口号)、王迹拾遗、鲁政下逮、晋中军、楚令尹、宋执政、郑执政、齐楚争盟、宋楚争盟、晋楚争盟、吴晋争盟、秦晋交兵、晋楚交兵、吴楚交兵、吴越交兵、齐鲁交兵、鲁邾莒交兵、宋郑交兵、城筑、四裔、天文、五行、三传异同、阙文、齐纪郑许曹宋吞灭、乱贼、兵谋、左传引据诗书易三经、杜注正讹、人物、列女。顾氏用力最勤者乃《朔闰表》,此表专就置闰之事进行研究。春秋时用古四分历,十九年而置七闰,闰月位置并不固定,或在年终,或在某月之后。《春秋》经传所记载的置闰有失误之处,而杜注在驳正经传之失时,因推算不精,有时反以正为误,孔疏又加以发挥,使问题更为复杂,以致生出许多穿凿之说。顾氏在其弟子华纲之协助下,积十年之力,对《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逐年考证其闰月之设置,于前人失误之处颇多订正。如桓公五年《经》“春,正月,甲戌,己丑,陈侯鲍卒”,陈侯鲍不可能卒两次,故《左传》以“再赴”为说。杜注认为甲戌为前年十二月廿一日,己丑为当年正月六日。顾氏则认为桓公四年冬当有闰十二月,甲戌应是正月廿一,而己丑应为二月七日,经书“正月甲戌”不误,但甲戌之下当有阙文,而已丑上则脱“二月”两字,既纠正了《左传》、杜注之误,又破《公羊》、《穀梁》穿凿之说。时陈厚耀撰《春秋长历》一书,顾氏屡求其书而不获。此书之推论朔闰,采杜预隐公元年正月起辛巳朔之说,而陈氏则定隐公元年正月为庚辰朔,较杜说提前一月。《时令表》从《春秋》经传中撷取反映周正、夏正差别之记载,逐条对比,以证明经用夏正,而《左传》则杂用周正夏正。表后附有《旁通诸经七种》,从《诗》、《书》、《易》、《周礼》、《礼记》、《论语》、《孟子》中撷取反映周正夏正之记载以为旁证。《三传异同表》则于每条经文之下约举三传之文,显其相异之处,再引先儒评论,加以己意按断,简洁明快,可一览而知三传之异。《左传杜注正讹表》专以纠正杜注之讹。顾氏认为,杜氏“解释经传,不无龃龉,而其最大者尤在昭十五周景王葬穆后。杜注于此认为古者天子诸侯三年之丧始同齐斩,既葬除丧服,凉暗以居心,丧终制不与士庶同礼。明傅逊《左传属事》于杜氏之说己多驳正。顾氏认为,杜氏短丧之说“得罪名教”、“害于政事”,且导致“千古同病”。每表之后有总论,其议论多精彩之处。如《列国疆域表·晋疆域表》后论云:“周行封建,其势散;晋并列国为郡邑,其势聚。封建之不如郡县,自春秋之世不已较然哉!”此书为顾氏积四十年精力而成,可谓对《春秋》专门性研究之集大成者。现存乾隆十三年刻本、万卷楼本、《续经解》本。

猜你喜欢

  • 桃符记

    二卷。明沈璟(1533-1610)撰。璟字伯英,号宁庵,又号词隐,吴江(今江苏吴江县)人。万历二年(1574)进士,除兵部主事,吏部员外郎,降行人司正,升光禄寺丞。后罢官屏迹郊居三十余年,致力于戏曲研

  • 文苑四先生集

    四卷。明钟岳秀撰。钟岳秀,字泰华,自称江右(今江西省)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其著作有《文苑四先生集》。是书采自唐代韩愈《毛颖传》以下,凡为笔、墨、纸、砚所作之文,分体裁进行编辑,其作者事迹则随文附见

  • 骈语雕龙

    四卷。明游日章(生卒年不详)撰。游日章字学纲,莆田(今河南中牟)人。嘉靖乙未进士。官至知府。本书以骈偶之词,分类编隶古事。其体例与《初学记》、《事类赋》相同。共分十七门,又分一百五十八个子目。书中唯有

  • 万善花室文稿

    六卷。《续编》一卷。《附录》一卷。清方履篯(1790-1831)撰。方履篯字彦闻,顺天府大兴(今属北京市)人,方国栋玄孙。嘉庆举人,知闽县。学问赅博,工诗词及骈体文,善隶书、精鉴赏。尤精志乘之学。纂有

  • 枝语

    二卷。清孙之騄(生卒年不详)撰。孙之騄字子骏,号晴川,仁和(今江苏省滨海县)人。贡生,雍正间官庆元教谕,性情耿介,博学群书,尤专好古,著述很多,有考订类、农家类、杂史类等。著有《尚书大传》三卷、补遗一

  • 四朝人物略

    六卷。清孙承泽(详见《尚书集解》)撰。记载汉唐以来名人。第一至五卷为汉至宋代人物,照录《名臣录》之文;第六卷记明代人物,皆用明刘基等人著述编成。孙承泽长于掌故、鉴赏,于史则非其所长,故本书只是抄录前人

  • 墨妙轩法帖

    四卷。清高宗敕蒋溥等辑,即《三希堂法帖》续帖,成于乾隆二十年。《三希堂法帖》刻成后,又将所得之唐宋人墨迹汇编为四卷,款式等与《三希堂法帖》相同。但其中失于精鉴者亦多。如第一卷中第一帖为褚遂良临王献之的

  • 订补浯溪集

    二卷。明陈斗(生卒年不详)编。陈斗,字民仰,祁阳(今属湖南)人。官永宁县主簿。浯溪,水名,源出祁阳西南松山,东北流入湘江,水清石峻,唐代诗人元结爱其景致,居于溪畔,并起此名。他的《中兴颂》、《颜真卿书

  • 周易述补

    ①四卷。清江藩撰。藩字国屏,又郑堂,江苏甘泉(今扬州)人,学《易》于惠栋。惠栋撰《周易述》二十卷未竟而卒,尚缺自鼎至未济十五卦及序卦杂卦二传。作者依惠栋原书体例,增补完成之。凌延堪为之作序。今存《续清

  • 老子解

    ① 见苏辙《道德经解》。② 一卷。清吴鼐(生卒年不详)撰。吴鼐,字大年,江苏无锡人。乾隆(1736)进士,官至工部主事。撰有《老子解》一卷。周朝末期,诸子讲学立说较为繁杂,所见不同,究其旨,都是想以己